第114回王贲灭魏地为砀郡兴倾国兵王翦灭楚(2 / 2)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在武关与蒙武所部汇合,一同出武关,直奔楚境。可是,进入楚境不久,王翦又命大军停止前进安营扎寨,遣使前往咸阳,再次要求秦王政赏赐良田美宅。秦王政当然不能与其计较,这点良田美宅算不了什么,皆应允。蒙武在一旁见王翦虽为大将军,却对财物如此斤斤计较,非常不理解,便对王翦说:“老将军如此乞讨,斤斤计较,甚过矣!”王翦却是微微一笑,悄声对蒙武说:“将军不知老夫本意也。大王性情强厉而多疑,今以倾国之兵授之,是空国而托吾一人矣。今请多赐予良田美宅,以为后世子孙之业,使知吾无叛秦自立之心,必不疑也。如若不然,何以用兵乎!”蒙武听罢,点头称赞说:“老将军果然是非比寻常,末将实不如也。”

再说楚将项燕自从大败李信之后,便在秦、楚交界之处,设兵布防,以阻秦军南侵。

这一日,项燕闻报,王翦统帅六十万大军取道寝丘以南,抵达平舆一带,是心中惊惧,立即遣使前往楚都寿春,报于楚王负刍,请求增援。楚王负刍闻听亦是大惊失色,立即征召倾国之兵,二十余万,命景骐为将,率楚军增援项燕。项燕与景骐在平舆郊外安营扎寨,与秦军相持。

王翦闻报楚军援军已至,不敢轻敌,便在楚军对面安营扎寨,连绵不断三十余里,并命兵士挖沟高磊,准备长期固守。而项燕所率四十余万楚军,虽在数量上不如秦军,但是在本土,保家卫国,以逸待劳,又有战胜李信的声势,故而整体力量不再秦军之下。项燕本想乘秦军刚至,立足未稳,与之速战速决,便命将士前往秦营挑战。可是,王翦已经下令:“所有秦军将士唯有坚守,不许出战,违令者斩!”因而,无论楚军如何前来挑战,秦军皆不应战。这样,一连数月,楚军不得一战,两军相持不下。

此时,内史腾在南郡为郡守,郡治在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一带),将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法令严明,官吏恪尽职守,庶民百姓丰衣足食,为王翦大军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故而王翦大军粮草充足,不急于与楚军决战,而是在秦军大营中,每日都与将士们同吃同住,亲密无比。由于久不征战,将士们无事可做,经常在一起嘻嘻娱乐。

有一日,王翦来到兵士之中,看见他们正在做游戏,便问:“尔等作何游戏耶?”兵士们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超距之游戏也。”王翦闻听,便想起昔范蠡所著《兵法》一书之中,便有这种游戏的记载:“投石者,用石块十二斤,立木为机,发之,去三百步者为胜,不及者为负;其有力者,能以手飞石,则多胜一筹。超距者,以横木高七、八尺,跳跃而过,以此赌胜负。”王翦便在秦军中推广这种强身健体的游戏。同时,还命令各营的将官将“投石超距”游戏的胜者报至中军大帐,登记造册,以此知道那些兵士力大,那些兵士身体灵活。还命令兵士,凡事捉到前来骚扰的楚军将士,皆要以好酒好肉款待,然后放归。

就这样,王翦率领的秦军与项燕率领的楚军相持了一年有余,项燕屡屡挑战,终不得一战。由此,项燕以为,王翦本无意伐楚,便放松了警惕。

其实王翦时刻都派探子刺探楚军的情况,当闻知楚军也模仿秦军,吃喝嬉戏,饮酒作乐,放松了警惕,心中暗喜,便暗中准备,寻机与楚军决战。王翦首先将在“投石超距”游戏中记录下来的优胜者,皆是力大无比,身体灵活的兵士抽调出来,组成一个营,共计二万余人,为先锋,然后又将六十余万兵马分成五路,一旦战事突起,便四面包抄,围攻楚军。而秦军将士闻知,大将军意欲与楚军决战,心情振奋,经过一年的训练,都憋足了劲,纷纷向王翦请战,意欲杀敌立功。可是,王翦却不许出战,仍是等待机会。

又是一月有余,项燕楚军仍是不得一战。项燕觉得:“攻击秦军大营,难以取胜;野外决战,秦军又不肯出兵。可见,王翦并无与楚决战之意,而是固守其地也。如此相持,粮草供给困难,莫若撤兵返回平舆固守矣!”于是,项燕召集,屈定、景骐商议。二将也认为,若撤回平舆固守,亦是万全之策。于是项燕传令,命楚军东撤,返回平舆固守。

楚军东撤的消息很快就传到秦军大营,王翦闻知,觉得机会来了,首先命二万先锋营将士冲杀在前,其他各营兵马随后跟进。而项燕刚刚退兵,万没有想到秦军会突然而至,被杀了个措手不及。项燕见此,只好调转兵马,迎战秦军。可是秦军的二万先锋营将士,个个是勇猛无比,快如闪电,以一当十。而楚军的后队兵马还没准备好,便被冲杀得七零八落。紧接着,王翦指挥数十万大军呼啸而至。楚军副将屈定在慌乱中,在后军指挥楚军作战,不久便被秦军包围在核心,力尽战死。

项燕见秦军如此勇猛,才知王翦之厉害,非李信所比,不敢与秦军力战,与景骐率楚军退守平舆。可是王翦指挥秦军是紧追不舍。当项燕刚刚进入平舆,秦军是紧随其后,猛攻平舆,很快破城。项燕只好弃城而走,率败兵又退到永安城。王翦又指挥秦军追至永安城。项燕知永安城小势孤不可守,再次弃城而走,退到夷陵。王翦仍是紧追不舍,在夷陵再次与楚军大战,双方损失惨重。

而此时的秦王政闻听,秦、楚两军在夷陵战事激烈,便亲往鄂渚(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一带)督战,故而使秦军士气大增,最后楚军大败,项燕兵败,退出夷陵。此时,项燕所率四十万楚军,所剩者不足一半,又退到蕲城(今安徽宿州市一带)。可是王翦与蒙武随后又追至蕲城。项燕再次大败,不得已退回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一带)报知楚王负刍。

王翦攻取夷陵之后,又攻取蕲城,秦军损失也很大,便整顿兵马,出榜安民,筹集粮草,再行进兵,攻取寿春灭楚。

楚王负刍见项燕兵败归来,是大惊失色,如今楚以倾国之兵抗秦,大败而归,不知该如何是好。项燕献策说:“当今之计,唯有前往淮上各地征召兵马,以保寿春之安也。”楚王负刍只好命项燕前往淮上征召兵马,留下景骐守寿春。

而此时王翦已将秦军修整完毕,闻知项燕前往淮上征召兵马,便乘机与蒙武分兵两路进攻寿春。景骐闻报秦军到来,立即组织楚军坚守城池。王翦见楚军有所准备,便命秦军将士将寿春包围,立即攻城,唯恐项燕归来,内外受敌。于是,秦、楚两军在寿春又是一场恶战。景骐见秦军攻城猛烈,数十万兵马无边无沿,楚军死伤惨重,渐渐力不能支,本希望坚持到项燕征召的援军到来。可是,如今秦军已经攻入城内,深知无力再守,便仰天长叹说:“楚亡就在今日也!”于是,拔剑自刎身亡,倒在寿春城楼之上。楚军将士见主将自刎身死,皆无战意,纷纷败逃,有的逃回楚宫报知楚王负刍。

此时的楚王负刍闻报,景骐自刎身亡,吓得是浑身颤抖,口不能言,不知如何是好。身边的群臣闻知秦军将至,皆吓得是四处逃亡,不见踪影。没过多久,秦军冲入宫中,楚王负刍是束手就擒。秦军将士将其捆绑起来,押至王翦面前。王翦立即将其打入囚车,命将士押往鄂渚。秦王政见楚王负刍被俘,楚国已亡,心中欢喜。

当楚王负刍被绑缚到秦王政面前,是浑身颤抖,叩拜不止。秦王政斥责其弑君篡位之罪,楚王负刍是哭拜求饶。秦王政见此,为表示自己的宽宏之心,免其一死,贬为庶人。楚王负刍见自己能留下一条性命,是感恩不尽。待秦王政处理完楚王负刍之事,这时群臣劝其回归咸阳,而秦王政却是不肯,还要看到王翦平定江南,群臣不好再言。

自此楚国灭亡。楚国本芈姓,始于鬻熊,自周成王时(前1042年至前1021年),熊绛受封为楚蛮开始立国,传十六世至熊通杀其兄蚡冒之子,而自立为楚武王,使楚国逐渐强盛,又传二十三世至楚王负刍亡国,共立国约八百五十年,其中称王约五百一十七年。

这边王翦又指挥秦军尽收荆襄之地,兵进湖湘各楚国领地。楚之各郡县闻知楚王被俘,皆纷纷降秦。

再说项燕奉命前往淮上招募兵马,不久征召将士十余万,意欲前往寿春固守。当来到徐城。正巧遇到楚王负刍之兄昌文君熊启逃难至此,才知寿春已经被秦军攻破,楚王负刍被俘,生死不明。项燕闻听是放声痛哭说:“大王被俘皆臣之罪也!”昌文君亦是悲痛万分,便上前去劝慰说:“将军勿要悲伤也,事已至此,非将军之过矣。不过当今秦军猛进,不知将军何以立足乎?”。项燕闻听擦干眼泪,思虑再三说:“今吴越之地方千余里,又有长江天险,足以立国,以续楚之社稷,可往之筑城郭,以备秦患焉。”昌文君闻听觉得有理,便与项燕率十余万楚军将士渡过长江,来到了淮南,在兰陵(今山东兰陵县一带)修筑城郭。项燕拥立昌文君熊启为楚王,以主社稷,定都兰陵。

此时,王翦与蒙武已经攻占了大部分楚地,便来到鄂渚拜见秦王政。正巧,这时项燕拥立昌文君为楚王的消息也传到鄂渚,秦王政闻听大怒说:“昌文君乃秦之叛臣,竟敢自立为楚王,寡人岂能容乎!”王翦在一旁闻听便说:“大王息怒也。昌文君恃项燕之勇,亦不过苟延残喘几日,待末将率大军扫平江南,攻破兰陵,必束手就擒矣!还望大王速回咸阳,坐听佳音也。”秦王政闻听心中欢喜说:“老将军虽年迈,仍志如壮年也。寡人就依从老将军之意,返回咸阳,唯辛苦老将军前往平定江南也。”王翦回答说:“臣遵旨也。”然后,秦王政传旨,在楚之故地设九江郡,郡治在寿春。

两日之后,王翦、蒙武送走了秦王政,便开始招募工匠,在鹦鹉洲一带打造船只,筹备粮草,意欲兵伐江南,平定吴越,攻取兰陵,将楚国的残余势力彻底消灭。

欲知此次王翦兵伐江南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egegengxin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