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回铲平燕代齐王降秦
一统天下始皇称帝
话说王翦招募了大量的工匠制造战船,数月之后,便建造了数千艘战船,将秦军分为水路、陆路,命蒙武率领陆路,自己率领水路,顺江而下,杀向楚国的南境,沿途楚军皆纷纷败退。蒙武率领的陆路也是进展顺利,所向披靡。秦水路与陆路在朱方(今江苏丹徒县东南)会师,然后向兰陵进军。
项燕闻报,王翦率秦军已经兵至兰陵,知秦军强大,不能与其力战,便组织将士坚守兰陵。王翦与蒙武指挥秦军将兰陵城团团围住,便命将士用云梯攻城。项燕命楚军用火箭射向云梯,将云梯烧毁,秦军将士损失惨重,王翦、蒙武见久攻不下,心中焦急。王翦在大营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寝,苦思破城良策。
这一日,王翦猛然想起一计:“兰陵城并不算太高,只是项燕防守有方,不易攻击。而今项燕非比从前,已经是瓮中之鳖,既无外援,又有无救兵,不用急于攻击。若在城外垒筑与城墙一样高的土墙,便可上下同时攻之,兰陵城必破也。”想到这里,便召蒙武商议,命秦军暂时停止攻城,命兵士挖沟筑垒。果然不出数月,所筑墙垒几乎与兰陵城同高,兰陵城内的楚军情况已是历历在目。王翦一面命弓弩手在墙垒之上与楚军对射,一面命将士在地面攻城,是双管齐下,攻势猛烈。
此时昌文君在宫中闻报,秦军突然又发起猛攻,战事激烈,是坐卧不安,心中焦虑,便亲自登城督战。可是,刚刚登上城楼不久,不料不知从何处飞来一箭,正中昌文君面额,顿时血流如注,跌倒在城楼之上。众将士见此,立刻将其抬下城楼,回到宫中救治,并报知项燕。
项燕闻报是大惊失色,急忙回到宫中探望,只见昌文君已是奄奄一息,口不能言,无法救治。到深夜之时,昌文君是气绝身亡,群臣见此痛哭不止,项燕更是悲痛万分,对众人说:“吾之所以偷生,奋力而战,只为楚之社稷,芈氏一脉未绝也。而今昌文君已故,无望矣!”说罢走出王宫,仰天长叹说:“楚亡矣!此乃天意也,吾实无回天之力哉!”然后拔剑自刎。身边将士连忙上前阻拦,可是晚矣,项燕已是割断咽喉,气绝身死。
昌文君、项燕一死,在兰陵城中传开,守城将士顿时大乱,四散奔逃,王翦与蒙武指挥秦军很快攻破兰陵城。然后出榜安民,命将士收葬昌文君与项燕,使民众安定下来。这时,有一兵士,在锡山脚下挖出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两行字:“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闻听前往观之,果然如此,不只是何意,便询问当地的土人。那人告诉王翦说:“此山乃是惠山之东峰,自周平王东迁于洛邑,此山便盛产铅、锡,因此人们称之为锡山,五百年来取用不竭也。可是,近十几年来出产渐少也。至于此碑何人所造,实不知也,望将军恕罪。”王翦听罢,并不加罪说:“此碑出露,可知天下从此渐宁也,岂非古人已先窥其定数乎?故埋此碑以示后人矣!故此城当称为无锡矣。”这就是现在无锡市名称的来由。
王翦与蒙武整顿兵马,继续南下平定楚江南各地,又兵进百越。当年越王勾践的后世子孙,自从越国被楚灭亡之后,便散居于甬江(今浙江八大水系之一,因宁波市简称为甬,故称甬江)、天台山(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城北,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一带,以及更广泛的地区,依海自立,各自称君长,互不统辖。其中大的部族,依其分布地区的不同,主要有于越、闽越、瓯越、南越、西瓯等几部分,故而称百越。
当王翦与蒙武率大军进入百越的于越、闽越之地,虽稍有抵抗,但不久就纷纷降秦。然后,王翦与蒙武回师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一带)。秦王政在咸阳闻知捷报频传,惊喜万分,便传旨,在于越之地设会稽郡,郡治在吴(今江苏苏州市一带),又在楚之故地设长沙郡,郡治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市一带),在闽越设闽中郡,郡治在冶县(今福建福州市)。
王翦兴师灭楚,平定于越、闽越之后,便返回咸阳,被秦王政封为武成侯,而王翦则向秦王政请求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秦王政是百般挽留,王翦是隐退之意已决。秦王政无奈,只好应允,厚赏王翦,使其回到封地频阳颐养天年。后来,王翦死后葬于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东门外三里许的纪贤村永和堡北。
王翦解甲归田回封地频阳后,可是,秦王政一统天下的决心未变,就在平定楚之江南,降服于越、闽越的当年,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便启用王翦之子王贲,命其为大将军,李信为副将,兴师四十万兵伐辽东,乘灭楚之威,一举灭燕。
王贲与李信皆是青壮之年,皆欲建功立业,当接到秦王政的旨意是万分高兴,立即入宫拜见秦王政,请求速速兴兵。秦王政却嘱咐说:“今燕虽已成必亡之势,当仍不可轻敌也,以防不测矣!”王贲说:“请大王勿虑也。臣以为,若能灭燕,代不可独存,亦可灭之。”秦王政闻听心中欢喜说:“将军所言甚是,还望将军勿要轻敌矣!”然后,二将遵旨而去。
王贲、李信二将点起四十万兵马,便直接杀奔辽东,是所向无敌。此时的燕王喜闻知强大的楚国已经灭亡,单凭自己的力量抵哪里抗得了如狼似虎的秦军,便力图再次联合代国一同抗秦,可是所遣使臣皆被秦军捕获。燕王喜无奈只好弃襄平,逃过鸭绿江退守平壤(今朝鲜平壤市)。王贲与李信岂能放过,夺取襄平之后,立即挥师渡江,进兵平壤。而此时的燕王喜,坐守孤城,军心涣散,皆无战意,平壤城很快被秦军攻破。燕王喜是无路可逃,束手被擒。王贲便命将士将燕王喜押往咸阳,率领秦军将士尽收辽东之地。
秦王政闻报燕国已灭,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容,仿楚王负刍之故事,将燕王喜贬为庶人,留其一条性命,自此燕国亡。燕王喜在位三十三年。秦在燕国故地,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燕国自从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封召公于北燕始立国,传三十六世至燕易侯,于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公孙衍倡议“五国相王”始称王,又传七世至燕王喜,燕国亡,共有国八百七十年,其中称王一百零一年。
王贲与李信灭掉燕国之后,便整顿兵马回军西攻伐代。此时的代王嘉,闻知燕国已亡,秦军又兵伐代国,惊恐万分,心中焦虑,暗自思量:“如今诸国已亡,唯有齐国尚存,便有意联络齐国共同抗秦。可是秦国距离代国路途遥远,而且途中皆是秦国领地,即使齐国愿意联合抗秦,秦军将至,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若是向北退却,可北界乃是强敌匈奴的领地,必不会容之。这真是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孤立无援。”代王嘉想到这里,唯有与秦军拼死一战,坚守代郡。
王贲与李信率领的秦军很快就攻至代郡。尽管代郡兵马拼力死战,但终归不是秦军的对手,很快就兵败城破。代王嘉见此,只好率残兵败将,杀出代城,逃奔匈奴地界。可是,王贲、李信皆年轻尚勇之将,岂能将其放过,立即指挥兵马紧追不舍。当代王嘉率败兵逃至一个叫猫儿庄(今山西阳高县北)的地方,被秦军追上,秦、代两军又是一场混战,代军死伤无数,余者四散奔逃,代王嘉身边将士已是所剩无几,负伤被俘。
王贲便命将士将代王嘉押回代郡。代王嘉眼见自己是国破家亡,又恐被押解到咸阳受辱,便在途中,寻机自杀身死。代王嘉在位六年,自此赵国彻底灭亡。秦在代国故地设代郡,郡治在代县(今山西代县一带)。
秦、赵本是同宗,自造父幸于周穆王,赐以赵城(今河北邯郸市一带),由此为赵氏之祖。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期为晋国领地。后来,赵襄子于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联合韩、魏灭智伯,三分其地,始立国,传三世至赵烈侯,于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被周烈王册封为诸侯,传五世至赵武灵侯,于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公孙衍倡议“五国相王”始称王,为赵武灵王。又传五世至代王嘉亡国,共有国二百三十一年,其中称王一百零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