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回死里逃生西游于秦阙与之战胡伤兵败(2 / 2)

数日之后,王稽与范雎、郑安平等来到了咸阳。王稽将范雎、郑安平安顿已毕,便入宫拜见秦昭襄王复命,又借机向秦昭襄王举荐范雎,可是秦昭襄王却坚辞不见。王稽无奈,只好回到家中告知范雎,并安慰说:“先生莫急也,可暂住寒舍,等待时机,再全力举荐矣。”范雎亦是无可奈何,只好暂时留居于王稽府中,安心等待时机。

就在范雎即将跟随王稽入秦之际,赵惠文王意欲伐齐,便遣使前往咸阳,意欲与秦通好,表示愿以公子郚入秦为质,并意欲以赵之焦(今安徽阜南县一带)、黎(今山西长治县西南)、牛狐三城,易秦之蔺、离石、祁三城。此时,秦昭襄王刚刚平定西戎,正在全力沿着陇西、北地二郡的边地修筑长城。如今赵惠文王遣使主动通好,心中欢喜,知诸国之中唯赵最强,尚不能与赵力战,便应允通好,并将蔺、离石、祁三城割让给赵,以易赵焦、黎、牛狐三城。

赵惠文王于秦通好之后,便集中力量,命蔺相如为大将军伐齐。而此时的齐襄王复国不过六七年,正在全力治理国内,无力对外征战,当闻知赵军来伐,便命田单为大将军迎战。但终不是赵军的对手,连连败退。蔺相如率赵军直攻至齐之平邑(今河南南乐县东北),才收兵。

秦昭襄王闻知赵伐齐大获全胜,便想起当初与赵易三城之事,秦已将三城割让与赵,赵还没有将三城割让给秦,而赵惠文王却不再提及此事,便命公子缯为使前往赵国,索回蔺、离石、祁三城。公子缯来到赵都邯郸便拜见赵惠文王,意欲索回三城。而赵惠文王闻知秦使来意,便借故身体不适,拒而不见,只命大夫郑朱与公子缯相会。公子缯便问郑朱说:“臣欲拜见赵惠文王,何故不见乎?”郑朱解释说:“吾家大王身体多有不适,故不能召见贵使,而使臣代言也。”公子缯便说:“当初,赵主动与秦易三城之事,秦已践行之,而赵背约。若赵不肯易之,莫若将秦之蔺、离石、祁三城归还于秦也。”而郑朱却微微一笑说:“贵使所言差矣。蔺、离石、祁,虽旷远于赵,而近于贵国,但是赵之故地也。昔赖先王之明,先臣之力,故而有之。而今大王不及先王之明,臣不及先臣之力,其社稷不能恤,安能收蔺、离石、祁乎?大王言,有不令之臣实为此事也。故请贵使回禀秦王,此三城本赵之故地,岂能轻易献秦耶?”公子缯闻听大怒说:“秦已非昔日弱国,赵之强亦非不可战!赵如此欺秦,唯有刀兵相见哉!”说罢公子缯起身离去,然后率众随从离开邯郸,回到咸阳,将赵背约之事细述一番。秦昭襄王听罢不由得拍案大怒说:“赵欺秦太甚也,必兴兵讨之。”于是,命中更胡伤为大将军率军二十万伐赵。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胡伤奉命率大军二十万,经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东南的襄垣县、长治市、高平市一带)伐赵,攻至阙与(今山西和顺县一带)。阙与的赵军闻知秦军来伐,便不敢出战,一面全力坚守城池,一面遣兵士前往赵都邯郸求救。赵惠文王见果然触秦之怒,此时蔺相如伐齐未归,便召老将廉颇商议。对廉颇说:“秦军围攻阙与,当如何救之?”廉颇回答说:“秦士气正盛,而阙与道险路狭,救之难也。”赵惠文王闻听不言。待廉颇退去,又召乐乘商议。乐乘也觉得阙与路途遥远,道路险峻,难以救助。赵惠文王又召赵奢商议。赵奢说:“阙与乃军事要地不可失也。秦之将士唯一白起矣,而今胡伤犯赵不足虑也。阙与山多陡峭,道险路狭,譬如两鼠斗于穴中,可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也。臣愿帅一旅之师,与胡伤争于高下矣。”赵惠文王闻听心中欢喜,正符合自己的想法,便命赵奢为大将军率十万精兵援救阙与。廉颇闻知赵奢奉命援救阙与,亦不敢示弱,便面见赵惠文王请战说:“臣愿帅一旅之师在赵奢之后,寻机助之。”赵惠文王便依廉颇之意而行。

赵奢率十万赵军出邯郸西门,行不过三十余里,便传令安营扎寨,高修壁垒。赵军将士皆不知大将军赵奢的意图,虽有怨言,但不得不执行军令。此时,秦中更胡伤正在围攻阙与,闻知赵奢率赵军增援阙与,早已有所防备,便暗中派遣一支精锐之师,埋伏在赵奢的必经之路两旁等待伏击,意欲将赵援军消灭在途中,同时加紧围攻阙与。

此时,阙与城战事甚急,守城将官闻知赵奢率十万大军来援,心中欢喜,守城将士士气大振。可是,后又闻知,赵奢率赵军在邯郸三十里之外安营扎寨,止兵不前,阙与守将心中焦急,不断遣兵士出阙与城前往赵奢大营告急,请求速速进兵增援。赵奢的手下将士闻知,各个奋勇,皆入中军大帐请战。赵奢见此,大怒说:“本将军有军令在先,众将官唯高修壁垒,坚守大营不得言战也。再有言军事者,斩之!”众将官闻听,不敢再言,各自退去。如此,一连数十日,赵军将士是紧闭营门,高枕而卧。

而阙与城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更加危机,几乎是旦夕可破,告急书简不断传到赵奢的大营,而赵奢仍是不闻不问。一军中将官心中焦急,便来到赵奢的中军大帐禀报说:“大将军,阙与已是危在旦夕,请速救之。”赵奢大怒说:“军令已出,违者斩之!”遂命兵士将其拿下斩首,并传至各营以示警。众将士见此,皆不敢再言,每日曾磊浚沟,准备长期固守。

秦军主将胡伤开始闻知赵奢率赵军来援,已有所准备,并不惧怕。可是,当闻知赵奢出邯郸三十余里安营扎寨,止兵不前,心生疑虑,便派遣一心腹兵士前往赵奢大营打探。那兵士身穿赵人的服饰,来到赵奢大营,只见赵军将士只是曾磊浚沟,营门紧闭,并无援救阙与的意思,那兵士便回去禀报。胡伤闻听仍是不知赵奢的用意,便再次派遣两名心腹兵士前往打探。

这次赵奢已有所准备,当两名兵士来到大营附近,便被赵军士兵抓住,带入中军大帐。赵奢对两位兵士也不审问,而是设酒宴热情款待。秦兵士不知赵奢何意,便问:“赵将军,如今秦军围攻阙与甚急,旦暮可破,何以不速速援之?”赵奢却微微一笑说:“二位有所不知也。其实赵王知阙与不可守,遣末将明为援阙与,而暗为守邯郸矣。再者,赵兵微将寡,岂能与秦大战乎?”那两位秦军兵士闻听心中暗喜。待酒饭之后,赵奢又带领两位秦军兵士在赵军大营巡视一番,使其确认赵军实在是无力与秦军大战。然后,赵奢将其送出赵军大营。

两位兵士回到秦军大营,将所闻所见如实禀报给胡伤。胡伤闻听喜形于色,拍案说:“如此说来,天助我也,阙与之日可破矣。”于是,传令将埋伏以应对赵奢的数万秦军撤回,集中全力猛攻阙与城。

赵奢派遣的暗探,立即返回赵军大营,便将秦军的情况禀报一番。赵奢闻听心中暗喜,便传令全军速备三日食物,偃旗息鼓,昼夜兼行,不过三日,便来到阙与郊外二十里处,悄悄地扎下营寨,寻机破秦。而胡伤,正在全力围攻阙与,忽闻赵奢率援军突然而至,不由得大吃一惊,只好将攻城兵马分出一半迎战赵奢。赵军刚安营扎寨后,赵奢立即召集将官商议破秦之策。这时有一名军士,名叫许历,虽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但写了一份如何应战破秦的书简呈给赵奢。赵奢看罢觉得所言甚是有理,一名普通的军士就有如此见解,甚是惊讶,便命人将其召入中军大帐,亲自问计。许历说:“秦军必能得知吾军突至,而且必会缓攻阙与,集中优势兵力先破吾军也。故当高修壁垒,以防秦军矣。”赵奢听罢点头称是。许历又说:“《兵法》云:‘得地利者胜矣。’阙与地势复杂,唯北山最高,而秦将不知其利害,至今尚无人据守也。只等将军调兵遣将而占据,居高而下,秦军可破矣。”赵奢闻听甚觉有理,不敢迟疑,立即命许历率一万赵军抢占北山。当许历抢占北山,向下观望,凡秦军行动,一望尽知,便示旗号传给赵奢。因此,胡伤指挥秦军的动向,赵奢皆知,秦军是屡屡失利。后来胡伤才闻知,是因赵军据守北山之故,这才知,北山之重要。于是,命一万秦军意欲攻取北山。可是,许历早有准备,在山中要塞险路皆备下滚木雷石、弓弩手戍守。秦军攻山的将士皆被滚木雷石、弓弩手击退,死伤甚重。胡伤闻报大怒,亲自率领将士攻击北山,意在必得。许历得知,秦军主将亲自帅主力前来攻山,便进一步加强了北山的防守。就是秦军再勇猛,可是山高路险,有力也使不上。赵奢闻报,胡伤亲自率秦军攻击北山,心中欢喜,击败秦军的机会来了,只要将胡伤击败,其余秦军必不战而溃。于是,亦亲自率领赵军主力,从后面夹击胡伤所率秦军。胡伤闻知赵奢到来,便留一部继续攻山,自己亲自率部迎战,欲击败赵奢,赵援军必溃败。赵奢见胡伤亲率秦军,来势凶猛,不敢与之近战,便命五千弓弩手分成两队,向秦军集中的地方射击。秦军还没等攻到近前,已经是死伤无数。赵奢见秦军斗志大损,便指挥赵军与秦军决战。而在北山坚守的许历,见秦军攻山意志松懈,而主将赵奢亲自率军夹击秦军,是大败秦军的极好机会,便指挥山上的赵军冲下山去。使秦军腹背受敌,死伤惨重,军心涣散,难以招架。胡伤见腹背受敌,便整顿兵马,意欲冲出重围,反回秦军大营,准备再战。可是,在这深山之中,赵奢哪能再让他返回大营,集中兵力围攻胡伤。胡伤率兵始终不能冲出重围,心中焦急。过不多时,胡伤的战马连中数箭,站立不起,将胡伤摔于马下。赵军将士见此,便蜂拥而上,胡伤是惊恐万分,性命使危在旦夕。

欲知胡伤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