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庶长专权怀公自刎晋国剧变赢连奔魏(1 / 2)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秦史通俗演义》更多支持!

第五十四回庶长专权怀公自刎

晋国剧变赢连奔魏

话说秦厉共公即位后,与其父、祖大不一样,是一个有大志之君,便想改变秦国这种久居西辟荒野的状况,欲仿效昔日秦穆公之故事,称霸西戎,东进中原。可是秦厉共公自知,以秦国当时的力量,还不足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便开始励精图治,加强内政治理,富国强兵,等待时机。

当时称霸诸侯的是吴王夫差,然而,越王勾践已经悄悄崛起。中原诸国皆惧吴国之强,而偏远小国更是惧之。秦厉共公二年(前475年),也就是周元王元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初始年(《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周元王元年。因以《六国年表》的始年,作为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绝对年代)。这一年,蜀国第一次遣使携厚礼入秦,希望能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互通往来,在危难之时,相互救援。秦厉共公知秦久不与各国通使,今见蜀国主动前来交往,非常高兴,设宴厚待蜀国使臣,并施以丰厚的回赠。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便挥师北渡淮水,横行于江淮以东,各国诸侯无人能敌,皆惧之。越王勾践便与齐、晋等中原诸侯国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南),并致贡于周元王。周元王闻知越王勾践如此看重自己,非常高兴立刻遣使,前往徐州参与会盟之事,赐与勾践胙,命其为诸侯伯。由此,勾践名正言顺的成为霸主。

越王勾践觉得,自己既然是得到周元王及各国诸侯公认的“霸主”,就要拿出“霸主”的样子。待会盟结束后,率军南渡淮水,回到越国,并将淮上楚国之地,归楚;将昔日吴国侵占的宋国之地,归宋;将泗水以东方圆百里之地,归鲁,以彰显自己的威德。

此时楚国,自从白公胜之乱后,国势大衰,更是无力入中原争霸,昔日以吴国为患,而今又以越国为患。楚惠王唯恐重蹈父亲楚昭王之覆辙,遣使携厚礼,加强秦、楚之盟,以便危难之时,再求助于秦。而西戎义渠、緜诸等国见楚、蜀等国皆联秦为依靠,也唯恐自己有亡国之危,也皆遣使携厚礼入秦朝拜。秦厉共公见诸多国家如此看重自己,非常高兴,更加强了东进中原的决心。

周元王七年(前469年),周元王病故,群臣拥立太子姬介即位,是为周定王。

周定王二年(前467年),秦厉公共已经在位十年,便开始实行自己的东进之愿。这一年,秦厉共公命公子虎为大将军,自己亲率大军出征,进攻晋国的魏邑。而此时的晋国,公室衰弱,六卿分立,相互争斗,虽然得知魏邑之危,但是无暇顾及。秦厉共公初次用兵便获此小胜,心中欢喜,知晋虽失去霸主地位,但国力不衰,不敢孤军深入,便撤军而回。

周定王四年(前465年),越王勾践病故,在位三十二年,子鹿郢立。此时中原各国内部正在动荡时期,公室皆弱,已经不言争霸之事。而西戎诸国却开始强盛起来,大荔、义渠、繇诸等国,筑城数十座,皆自立为王,对秦国直接构成了威胁。

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秦厉共公为了加强秦国的防御,沿黄河西岸修筑防御壕沟。然后,命公子虎为大将军、庶长鼂为副将,率军二万,征伐西戎大荔国(今陕西大荔县一带),攻破王城,将其灭之,余众皆降于秦。秦厉共公二十年(前457年),秦厉共公命庶长鼂为大将军,自己亲征,率军伐緜诸国(今甘肃天水市东),将其灭之,余众皆降于秦。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秦在频阳(今陕西铜川市东南)设县,加强对西戎故地的管理。而此时,晋国却乘机,攻秦以报魏邑之恨,夺取秦武城(今陕西华县东),秦厉共公无暇顾及。

周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晋国智伯瑶向韩、魏、赵三家索地,韩、魏各给以万家之邑,而赵拒之。于是,智伯瑶与魏桓子(即魏驹)、韩康子(即韩虎)围攻赵氏晋阳。直到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赵襄子(即赵无恤)之臣张孟谈说服韩、魏,与赵联合,决水灌智伯之军,擒杀智伯瑶,灭其族,三分其地,由此,韩、魏、赵分晋之势已成。

周定王十七年(前452年),晋出公惧韩、魏、赵之强,逃奔楚国,在位二十三年。韩、魏、赵共立晋昭公曾孙姬骄即位,是为晋敬公。智氏一族被灭,唯有智伯子智开幸免,率其族人离晋,投奔秦国。秦厉共公怜悯智氏遭灭门之祸,便将其留下,善待之。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筑南郑城(今陕西汉中市一带)。秦厉共公二十九年(前448年),晋大夫智宽亦率其族人投秦。秦厉共公亦收留之。当秦厉共公闻知晋国近况,智宽倍言,韩、魏、赵三卿自立,甚强。秦厉共公闻知,知以秦之力,难以东进也。

此时,西戎义渠国开始强大起来,对秦国直接构成了威胁。秦厉共公便决心先征服西戎义渠。秦厉共公三十二年(前444年),命庶长鼂为大将军,大夫茵改为副将,兴兵征伐义渠。义渠兵马对秦军的突然袭击,措不及防,被杀得大败。秦军一路拼杀,一直攻进义渠王城(今甘肃庆阳市一带),生俘义渠王,才收兵而归。秦厉共公见获此大胜,非常高兴,设宴款待出征将士,厚赏了庶长鼂、大夫菌改,出征将士皆有赏赐。

由于高兴,秦厉共公在酒席宴上多喝几杯酒,待回到后宫便觉得身体不适,一病不起,第二年(前443年)便故去,在位三十四年,葬于入里。群臣拥立世子即位,是为秦躁公,居寿寝宫。

秦躁公即位之后,远不如其父,惛弱无能,不知该如何理政,国中大事皆问于庶长鼂,而庶长鼂亦愿执掌朝中之事。而此时的西戎义渠王,虽然上次被俘,后来又放归,但对秦怨恨极深,便不断侵扰秦国边境,抢夺财物,使秦民不安。庶长鼂执掌朝中大权,唯恐国内生乱,不予理睬。秦躁公二年(前441年),秦南郑叛秦降楚。南郑远离雍都,秦躁公无暇顾及,任其而去。

这一年(前441年),周王室又生出乱子,三易其王。周定王故去,子姬去疾立,是为周哀王。不久,周定王之弟姬叔杀周哀王自立,是为周思王。又过不久,周思王之弟姬巍杀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周考王封弟姬揭于河南(今河南洛阳西),是为西周桓公。

在秦躁公在位的十几年中,秦国力日渐衰弱,而西戎义渠却逐渐强大,不断骚扰秦国边境,对秦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西戎义渠对秦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袭击。秦军是节节败退。义渠乘势攻之渭南(今陕西渭南市一带)。秦躁公闻知秦军打败,这是多少年来,秦国对西戎的战事中,从没有过的事,心中郁愤以极,但又无计可施,因而,一病不起。第二年(前429年)便病故,在位十四年,葬于秦悼公南。秦躁公无子,群臣商议后,由庶长鼂从晋国迎立秦躁公之弟赢封归国即位,是为秦怀公。

秦怀公久居晋国,本无归国继承国君之念,今日群臣拥立,自然是心中欢喜。可是当归国即位之后,才知这个秦君不好当,凡事皆决于庶长鼂,自己只是个牌位,凡事不敢过问,心中便有些不爽,但也无可奈何。而庶长鼂在秦躁公时就已经大权在握,如今又有迎立秦怀公之功,权势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