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士雅使郢共抗强晋栎邑之战秦军小胜(2 / 2)

周灵王七年(前565年),楚共王命令尹子囊率军伐郑。郑简公用子驷之策,行“牺牲玉帛待于二境”的方针,先向楚求和,然后遣使告于晋国。

周灵王八年,晋与齐、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兵马伐郑,郑简公惧之,遣使求和。待各国兵马撤后,楚又攻郑,郑简公无奈,复与楚和。如此观之,小国之君难当也。

周灵王九年(前563年),晋悼公与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各国之君,及齐世子姜光与吴王寿梦会盟于相邑(今江苏邳县西北)。这一年,郑国又发生内乱,司氏、堵氏杀子驷、子国、子耳。子国之子子产率军平乱,子孔为执政。晋率诸侯伐郑,郑请和。楚派子囊救郑,郑又与楚和。

周灵王十年(前562年),郑、宋两国大战,晋与诸侯攻郑,以救宋。郑向晋与诸侯求和,盟于亳(今河南商丘东南)。楚共王闻知郑又与晋和,心中大怒,便欲兴兵伐郑,可是又惧晋与诸侯之强,便想起秦国来,唯有联秦抗晋方为上策。于是,遣令尹子囊出使秦国。秦景公得知楚欲联秦伐郑以抗晋,心中欢喜,便满口应允,并与子囊商定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一带)与楚军会师。待子囊走后,秦景公便命右大夫赢詹为大将,庶长武为副将,率秦军三万,战车二千乘助楚伐郑。右大夫赢詹、庶长武二人奉命率秦军离开雍都,直奔郑国荥阳而去。其实,秦景公助楚伐郑,心中也惧怕晋军之强,并不敢与之力战。因此,秦军行动迟缓,经过二十几日才刚出秦境。这时,一兵士来报说:“楚使到来,求见大将军。”赢詹不知楚使到来何意,便立即召见。楚使说:“臣奉楚王之命拜见大将军,告知:楚王已率大军进入郑地,郑君惧楚王之威,已降之。今郑简公已奉楚王之命,率军随楚王伐宋去矣。因而,不敢再劳秦军远征,请将军见谅也。”赢詹闻听,郑已降楚不劳秦军,心中欢喜。其实赢詹、庶长武等秦将本心并不愿意助楚伐郑,因郑地远离秦国,期间相隔数国。对秦国来说,若胜之,无尺寸之利;若败之,丧军辱将。况且,有过去秦、晋崤山之役之教训。如今,楚使到来,告知秦军不必入郑,正合心意。便传令,停止前进,安营扎寨,设宴款待楚使。酒席之上,赢詹对楚使说:“先生虽言明楚王之意,但本帅尚未接到秦君旨意不可轻易回军也。还请先生再入雍都,报于秦君焉。”那楚使解释说:“将军勿虑,楚王已经另派使者携厚礼前往雍都,感谢秦君之美意哉。数日之后,秦君旨意必会到来也。”赢詹只好安营待命。

果然,秦景公不久接到了楚共王的书简及礼物。秦景公看罢心中不乐,虽然书简之中言辞很客气,但也表达了楚国之强大、霸气。但当今之势,晋、楚两强,即已与晋为敌,就不能再失楚欢,只好厚待楚使。然后,传旨命赢詹、庶长武率秦军戍守于秦边待命。

再说此时的宋平公,宋、郑大战在晋与各诸侯的帮助下,刚结束不久,还没容得喘息之机,忽然闻报,楚、郑联军又来进攻,不由得大吃一惊,但凭宋国之力如何抵挡得了,唯有再次遣使赴晋求救。晋悼公接到宋国的求救书简,看罢书简才得知,郑国刚与晋盟,随之又盟于楚,不由得拍案大怒说:“郑简公如此反复小人,寡人必兴兵擒之,方解胸中之恨哉!”然后召集群臣商议兴兵救宋之事。这时,执政、中军将智罃说:“主公息怒,以臣之见,当今之势,救宋莫若伐郑。楚共王之力已非昔日可比也。楚伐郑,尚且前往秦国借兵相助,可知,自觉力不能支也。今若能起诸侯之兵合力伐郑,郑简公必会回军救郑。如此,攻宋之军,独余楚。宋以顷国之兵而守之,不足虑也。况且,以郑之力,无以拒诸侯之兵,必会再附之。若行之,一者,可解宋国之围;二者,可在诸侯中立晋国之威矣。”晋悼公听罢,便依智罃所言而行之。然后遣使前往齐、鲁、卫、曹、莒、邾、滕、薛、杞等国约期,兴兵伐郑。

当楚、郑联军攻入宋国,便遭到了宋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没过多久,郑简公便接到了国内告急的书简,心中大惊,便前往楚共王大帐商议,请求回军救之。楚共王见郑国危机,亦是无可奈何,只好应允归之。为了安抚郑简公,楚共王遣使赴秦,请求出兵助郑。

秦景公接到楚共王的书简,看罢心中欢喜,得知中原诸国相互之间进行大战,是进兵晋国的好时机。虽然楚共王请求出兵助郑,可是若兴兵伐晋亦是助郑。于是传旨,命屯兵于秦国边境的右大夫赢詹、庶长武率领秦军突袭晋国。二将奉命率军直奔晋河东杀去。

晋国的河东守将是下军佐士魴,坐镇栎邑(今山西永济市西)。士魴对秦军的到来,毫不介意,以晋之强,从不把秦军放在眼里,便率领晋军出了栎邑在黄河东岸二十里处扎下大营,以待秦军。右大夫赢詹、庶长武率领秦军很快渡过黄河,没有遇到晋军的抵抗。这时兵士来报:“在二十里外已有晋军驻守。”赢詹立即传令,在黄河岸边安营扎寨,稍作休整,便率军前往晋军大营挑战。士魴见秦军前来挑战,便开营门迎战。当见到秦军大营所扎之地,心中暗笑:“背靠大河扎营,乃兵家大忌也。若败之,无以逃生焉。”当士魴正在暗自讥笑秦军之时,庶长武以驱战车来到近前,举大刀向士魴砍去。士魴这才缓过神来,横枪架住,二将便在两军阵前厮杀起来,大战二十余回合,士魴便败下阵,率晋军退回大营。庶长武并没有率军追杀,也退回秦军大营,休息一夜,明日再战。当回到大营,右大夫赢詹便与庶长武商议明日战事。赢詹说:“如今晋军主力在郑大战,士魴所率晋军数量不多,唯有与其速战也。”

第二日,右大夫赢詹与庶长武率领秦军前往晋营挑战。士魴对昨日之败,并不甘心,这次做好了准备,率晋军开营门迎战。庶长武昨天与士魴交手之后,更不惧士魴。二人又在阵前大战二十余回合,不分胜负。赢詹在秦军大阵之中看得真切,二人一时之间难分胜负,只有速战,便指挥秦军向晋军进攻。两军将士混站在一起。秦军将士的后面就是黄河,没有退路,只有拼命厮杀。况且秦军久败于晋军,复仇心理正盛,各个奋勇。因此,晋军渐渐力不能支,开始败退。士魴见晋军将士抵挡不住秦军,而自己与庶长武拼力厮杀,亦难取胜,心中便有些慌乱,便欲退回大营防守,可是秦军攻势猛烈,哪里还有机会,只好率败军逃回栎邑。右大夫赢詹与庶长武率秦军,很快将栎邑包围起来,开始攻城。士魴无奈只好指挥晋军守城,当夜深之时,遣一亲兵悄悄出城,前往晋都新绛向晋悼公告急。

晋悼公闻知秦军渡过黄河,攻至栎邑,便立即召集朝中群臣商议对策。而此时,晋中军将荀罃正率晋军主力在郑地,一时难以回军。若从各地调集兵将,一时又难以聚集;若就地征召兵马增援,又费时,真可谓远水救不了近火。一时急得晋悼公亦不知如何是好,思虑再三,为防止秦军深入晋地,唯有将晋军之主力调回,于是遣使前往郑地。

右大夫赢詹与庶长武唯恐晋军援军到来,两面受敌,指挥秦军加紧攻城。栎邑本是一座小城,哪里抵挡得住秦军的进攻。士魴坚守了十余日,不见援军到来,便率晋军从东门突围,逃出栎邑。

右大夫赢詹与庶长武率领秦军很快攻占了栎邑,然后修整兵马数日,准备再进攻晋之内地。这时,一探子来报:“宋国之围已解,楚军未能救郑,郑又与晋盟。如今晋中军将荀罃已率晋军回归也。”右大夫赢詹听罢,对庶长武说:“将军,如此说来,晋地不可轻进也。”庶长武回答说:“大将军所言甚是也。以晋国之强,吾等不可敌矣。今乘其无暇西顾之机,而夺去栎邑,已彰显秦国之威足矣。”于是,二将商议已定,留下一部秦军戍守栎邑后,便率秦军返回秦国。秦景公见秦军获胜来归,心中非常高兴,对于久败于晋的秦国来说,足以,便设宴款待出征将士,给予赏赐。

此次各国征战,最憋气的要数楚共王,伐宋未能取利,又失去郑国。因此,总想找机会,拿宋国出出气,报复一下晋国。周灵王十一年(前561年),吴王寿梦病死,太子诸樊即位。由此,使楚共王暂时解除了南顾之忧,便意欲联秦伐宋,惩治一下宋平公,于是,遣使前往秦国联络。秦景公闻知楚使到来,立即召见。当看罢楚共王的书简,有些犹豫不决。

若知秦景公能否助楚伐宋,窃听下回分解。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