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回鄢陵之战楚军败退晋国内乱厉公丧命(2 / 2)

这个人就是质与周王室的晋襄公之曾孙、晋厉公之侄姬周,也称作孙周。这位孙周当时只有十几岁,但其才识、贤能远胜于喜怒无常的晋厉公,深得民心。有些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孙周即立晋君,晋国才能复兴。栾书便有意遣人前往周都洛邑联络。栾书企图逼迫晋厉公逊位给孙周的企图,遭到了“三郤”的反对。栾书见此事,得不到各个世卿大族的支持,只好暂时放弃这种想法。而晋国这些内部矛盾士燮是看在心里,急在心上,可又没有办法解决。

不久,开始了晋、楚的“鄢陵之战”,晋国内部的矛盾暂时搁置一边共对强楚。晋厉公亲征,大败楚军,取得了胜利,凯旋而归,使晋厉公成为名符其实的霸主,对外已经没有强敌。就在晋国上下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军佐士燮却在忧国忧民,唯恐内乱四起的忧郁中,于周简王十二年(前574年)病死。由其子士匄继承爵位,为新军佐。

晋、楚“鄢陵之战”后,“三郤”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郤至的威望与日俱增,以后必能在栾书之后升为上卿执政。而“三郤”的崛起,不但引起了晋厉公注意,也使栾书更加警觉。栾书觉得废晋厉公之事可缓行,唯有先除掉“三郤”,才能再行“废立”之事。于是,栾书想出了一个特别阴险的毒计,以便除掉“三郤”。

有一日,栾书在家里,暗中招来在“鄢陵之战”中俘获的楚国公子茷,以放其归国为诱饵,要求其按照栾书的意思在晋厉公面前,告知郤至有通楚之谋。公子茷为了讨好栾书,急欲回国,便满口应允。

一日,公子茷面见晋厉公说:“鄢陵之战,其实郤至已经与吾父王(即楚共王)通谋。当晋之盟军未到之事,便劝吾父王速速决战,并许诺:‘若晋军战败,可除掉晋厉公,吾前往洛邑迎立孙周为晋君也。’待晋、楚大战之时,吾父受伤,若非郤至网开一面,吾父王是难以逃脱焉。”晋厉公闻听大惊,但对公子茷之言仍是半信半疑,便私下问及栾书,公子茷之言可信否?栾书闻听心中暗喜,毒计已有实现的可能,便含糊其辞地说:“吾亦听说,郤至曾遣人前往齐、鲁,故意使其兵马缓行之。而其却力劝主公速速与楚、郑、蛮联军决战,不知何意耶?其若有迎立孙周之意,现孙周身在洛邑,主公可遣其出使周都洛邑,再暗中遣人监视,观其是否与孙周相见密谋之。”晋厉公便依栾书之意,派遣郤至前往周都洛邑向周简王报告鄢陵之捷。

郤至接到晋厉公的旨意,便准备前往洛邑。栾书唯恐郤至不去见孙周,阴谋不能得逞,便暗中先遣亲信前往洛邑,面见孙周说:“郤至将来洛邑,向周王报鄢陵之捷。其日后有可能成为晋国执政也,汝定要热情接待之,对汝日后返国大有裨益矣。”孙周不知是计,再说自己国内来使,接待一下,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便应允下来。

当郤至来到洛邑办完公事,孙周便特意宴请郤至。二人相见,谈起话来非常投机,对各自的贤能,相互敬佩,不觉谈话时间甚长。这一切,皆被晋厉公派去的亲信看在眼里,回报了晋厉公。郤至暗通孙周,在晋厉公看来果然是真,这是无法接受的,进一步受到了刺激,万没想到,表面上对自己忠心不二的郤至竟然要废掉自己另立新君,便由此寻机欲除掉郤至。而郤至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事过不久,晋厉公带领群臣到郊外狩猎,郤至射死了一头野猪,便想作为贡物献给晋厉公。晋厉公并不知郤至本意,却命身边的阉人孟张前去抢夺,并将野猪拖走。郤至看罢,孟张不过是一阉人竟如此嚣张,不由得大怒,搭箭拉弓,一箭将孟张射死。这时,晋厉公亲眼看到了郤至如此目无君上,心中大怒,高喊说:“温季(即郤至字),欺寡人太甚哉!”晋厉公带领群臣回到新绛之后,便召集亲信党羽,商议除掉郤至之事。胥童提议说:“若除掉郤至,必须将‘三郤’一网打尽。否则郤錡、郤犨必会援救郤至,祸患更甚。再者,郤氏在世卿大族之中,权势过重,积怨甚多,不会遭到太多的反对。”晋厉公觉得胥童所言有理,便命胥童、夷羊五、长鱼矫率领八百甲士,前往“三郤”家中抓捕。而“三郤”得知晋厉公命人前来抓捕,为了表示对晋厉公的忠心,不作任何抵抗。可是,胥童、夷羊五、长鱼矫却不手软,将“三郤”满门抄斩。第二日早朝,晋厉公命胥童、夷羊五、长鱼矫等将“三郤”陈尸于朝堂,让群臣观之。群臣观罢一片唏嘘之声。这时,胥童、长鱼矫又将栾书、荀偃擒获。长鱼矫对晋厉公说:“此二人不除,日后必会给主公带来危难也。”而此时的晋厉公杀掉了忠诚于自己的“三郤”,却同情起了急欲废掉自己的栾书、荀偃。反而向长鱼矫为其求情说:“勿杀也。一日杀三卿,寡人实不忍再杀之。”然后,命人将二人松绑,向二人解释说:“此乃误会也,寡人讨伐郤氏,今郤氏已伏诛,与二位无关。二位乃国之栋梁,勿以此为耻,各复其位也。”栾书、荀偃见逃过一劫,心中庆幸,连忙向晋厉公俯首叩拜说:“主公讨伐罪臣,却赦免吾等,乃主公之恩典也。臣等愿肝脑涂地,亦不忘主公之大恩也。”晋厉公又对二人安慰一番。栾书、荀偃站起身来,战战兢兢地退出朝堂,回到家中,便不敢出门。长鱼矫见晋厉公不肯除掉此二人,必有后患,便辞官隐居去了,而胥童还做着复兴胥氏家族的美梦。

除掉“三郤”之后,晋厉公觉得国内安定,对外称霸于诸侯,功高盖世,名垂青史,便带着自己的亲信胥童等到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安享太平。而在家赋闲的栾书已是忍无可忍,便暗中召荀偃商议废掉晋厉公之事。栾书说:“今君上荒淫无度,反复无常,已有加害吾等之意,不如先发制人,将其废之。若待胥童等掌权,君上羽翼丰满,吾等必将大祸临头,宗庙不保也。”荀偃听罢点头称是说:“若动手必寻一良机矣。”二人商议已定,便各自暗中准备,寻机下手。

这一日,晋厉公带着胥童等一些近臣,到宠臣匠丽氏家中游玩。栾书、荀偃觉得是下手的好机会,便各自带领自己的家丁甲士,将晋厉公、胥童等一些宠臣囚禁起来,并以胥童蛊惑作乱为由,将其杀死。但是,弑君之名影响太大,因而对晋厉公一直没敢动手,想得到大多数世卿大族的支持再动手不迟。可是,只有栾、荀两氏族响应,其他各世卿大族皆不理睬。一时之间,使栾书骑虎难下。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栾书不能再等了,只有除掉晋厉公,另立新君才是唯一出路。于是,便暗中派遣荀罃、士魴前往周都洛邑面见孙周,表示有迎立归国即位之意。孙周闻听便立即应允。于是栾书与荀偃商议,命荀偃的族人程滑,前往晋厉公的囚禁之地,将其杀死。周简王十三年(前573年)正月初四,栾书对外宣布:晋厉公已死,准备迎立孙周归国即位。然后,命人用一辆牛车将晋厉公的尸体拉到冀城(今山西冀城县一带)东门外外草草埋葬。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下场,岂不悲乎?

就在栾书草草埋葬晋厉公的同时,前往周都洛邑迎立孙周的荀罃和士魴,已经同孙周行进在前往晋都新绛的路上。

若知孙周能否归国即立晋君之位,窃听下回分解。

;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