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王姬乱秦驱逐世子武公主国初设县制(2 / 2)

秦武公三年,秦武公经过了二年多的精心准备,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在平阳封宫各处埋伏下三百勇士,便遣心腹内侍传旨,召见三位庶长入封宫议事。入封宫议事对三庶长来说已是平常之事,因而也不怀疑是否有诈,各自带领几名亲随,直奔封宫而来。三庶长出入宫禁如履平地,宫内侍卫皆惧其威,见三庶长到来无人敢拦。秦武公见三人先后到来,毕恭毕敬地迎于宫门之外。待三位庶长到齐,相互寒暄一番后,便来到封宫之内。秦武公喝退内侍,对三庶长说:“三位老爱卿,稍等片刻,寡人有一稀世珍宝请观之。”说罢起身回到后堂取之。三庶长仍不知自己已是命在旦夕,还欲观之是何宝物。忽然宫中四处冲出百余武士,这才知道事情有变,中秦武公之计,可是悔之晚矣。只见众武士上前,也不答话,举刀就砍,顷刻之间三位庶长已命丧酒泉。三庶长所带来的亲随皆被杀死。

秦武公见已将三庶长除掉,心中稍安,便封锁消息,立即调集亲兵擒拿三庶长的三族亲属,一时之间平阳城内大乱,三庶长所重用之人,个个自危。秦武公见此,立即升殿召集文武群臣,公布三庶长杀出子,逐王姬,欺君罔上,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等一系列罪行,并传出旨意,除三庶长亲族之外,其他人员皆不追究。由此,众臣心里稍安。

三庶长的族人亲属,平日里凭借三庶长的权势,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人敢言。今日三庶长被除掉事发突然,一时之间都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仅数日之内,皆被捕获,被押往平阳城外等候处置,总计有千余人。秦武公升殿召集文武群臣商议该如何处置这些人。这时武公之弟出班奏说:“先祖文公立诛三族之法,意欲行重罪之人,而弗忌、威垒、三父在秦国横行二十余年,且有杀出子,逐王姬之重罪,当行诛三族之法也。”多数人表示赞同,原来依附于三庶长的人,更是不敢反对。最后秦武公决定,首行诛三族之法,将弗忌、威垒、三父三人的之父族、母族、妻族共计千余人,皆枭首示众。

此后几年,秦武公精心治理内政,将一切大权集于公室,一直没有对外用兵。直到秦武公十年,经过了六七年的精心治理,秦国更加强盛,对西戎人的不断侵扰开始了反击。秦武公十年,秦武公亲率大军征伐邽氏(今甘肃清水县一带)、冀氏(今甘肃甘谷县一带)两个西戎小国。邽、冀两国国主对秦军的突然征伐没加防备,很快被打得四散奔逃。秦武公只用了一月有余就平定了邽、冀两国。可是,对这两个地方如何管理,却成了问题。如果带兵返回平阳,两地居民如何管理?西戎人再杀回来该怎么办?秦武公想到这里,便召集随征大臣商议。这时有人提议,在两地可设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可调拨一部分秦军驻守在这里,以防西戎人的侵扰。秦武公听罢亦觉所言有理,便决定采用县这种行政管理体制,设立邽县、冀县,委派的官吏称为县长,掌管全县的政治、军事、行政事务,直接为国君负责。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县行政管理体制。因此,人们一般也将邽县、冀县称为中国第一县。

秦武公灭掉邽、冀两国后,秦国的势力更加强大,地域广阔,西面已扩至今天水市的西部,东面已达到陕西的华山脚下,整个关中的渭水流域基本上全被秦国控制。可是在秦国的都城平阳附近还残存着一个小国,叫小虢国(今陕西宝鸡县东部一带),是西虢国东迁后,遗留下来的。这个小虢国对秦国来说,并不构成什么威胁,每年都向秦国朝贡,依附于秦国。可是,在秦国的都城附近有这么一个小国,秦武公总觉得不太舒服,于是派秦军征伐小虢国。小虢国的国君闻报,秦军已攻至城下,哪里还敢抵抗,只有开城投降。秦武公十一年,灭掉了小虢国后,秦武公便进一步加强对秦国的管理,在距离平阳较远的地方,仿效邽县、冀县之故事,设立县制。在荡社设立杜县(今陕西三原县一带),在郑国东迁以前之故地设立郑县(今陕西华县一带)。

自此,秦国已尽收周之故土岐丰之地,就是丰、镐故都,亦在掌控之内。已经有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了

秦武公经过了几年的准备,下一个目标就是东进中原。于是,派遣了许多探子前往中原诸国,探听消息,看是否有东进中原的机会。而此时的中原各诸侯国发展的更快,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时代。齐国经过动乱后,公子小白于周庄王十二年即位,是为齐桓公,启用管仲为卿,使齐国更加强大。周庄王十三年,齐灭谭国(今山东济南东);楚国攻蔡国,蔡臣服于楚,楚又灭息国。周庄王十五年,周庄王病死,群臣拥立太子姬胡齐即位,是为周僖王(也称为周釐王)。同年,齐桓公与宋、陈、蔡、邾等国会于北杏(今山东聊城东),以平宋乱。遂国没有响应,不参加会盟,齐国便将遂国(今山东肥城南)灭掉。周僖王二年,楚国再次伐蔡。同年,齐、宋、卫、郑等再次会盟与鄄(今山东鄄城一带),周僖王派大夫单伯参加会盟。周僖王三年,齐再次与宋、陈、卫、郑等国会盟于鄄,齐桓公始称霸。同年,曲沃武公灭晋侯湣,统一了纷乱的晋国,开始强大起来。特别是晋国的强大,使秦武公非常郁闷,这是因为,晋国直接挡住了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周僖王四年,周僖王又正式任命曲沃武公为晋侯,称为晋武公,当年将晋国年号改为晋武公三十八年。秦武公闻知心情更加郁闷,不久就身患重病。秦武公一直没有立世子,如今身患重病,日后何人即位,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原来秦武公只有一子,叫赢白,尚在幼年,本欲将来长大之后在立为世子,而今自己尚在壮年,就病入膏肓,若立赢白唯恐重蹈出子覆辙。秦武公思虑再三,为保赢氏基业、秦国的发展壮大,唯有立其弟,才是正确的选择。而文武群臣对此事却议论纷纷,各持所见。秦武公最后说服了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基本统一了思想。于是,将其弟召到病榻之前嘱托后事。其弟闻听兄果然欲立自己为国君,连忙跪倒叩拜,摇头摆手不敢应允。对秦武公说:“兄尚在壮年,只是偶患小疾,数日便可康复,何谈传位于愚弟。再则,假设兄果有不测,还有贤侄白儿乘位,愚弟实不敢妄为也。”秦武公却微微一笑,轻声说:“贤弟勿要推辞,你我兄弟二人,历经苦难,兄深知贤弟之才也。再者,吾秦国自立国以来,经数代征战方有今日之强,但东进中原之大计尚没能实现,还望贤弟即位之后多加努力奋斗,方能实现此愿哉。”其弟听罢此言,不觉泪下,仍是不肯应允说:“兄勿虑,弟可全力辅佐白儿,亦可保秦国之强也。”秦武公见其仍不应允,不觉有些着急地说:“贤弟勿再推辞。兄知白儿,自幼愚钝,很难成为英明之主,万不可再蹈出子之覆辙。况且,自先祖非子立国以来,继承君位者,皆不论嫡、庶、子、弟,以贤能者立之。”其弟听罢,更加悲伤,仍是不肯应允。秦武公见此又说:“兄深知贤弟之难。其一,唯恐文武群臣不服,无言以对;其二,白儿不知该如何处置。贤弟勿虑,文武群臣之事,兄以将其说服,无人敢违贤弟之命;至于白儿,贤弟若觉得过意不去,可将一富庶之地封于他,使他能衣食无忧,也就可以了。其弟见秦武公将一切都以安排妥当,只好应允。

之后,仅过了一月有余,秦武公便病死在平阳封宫,在位二十年。文武群臣便奉秦武公遗言,拥立其弟即位,是为秦德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l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