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周穆王西征犬戎,南平徐国,使周王朝统辖的领地更加广阔,国家也更加安定。周穆王休息数月之后,仍觉无聊,便想起了巡游西王母国之事,便召集大司徒君牙、太仆伯囧、祭公谋父、车御造父等商议此事。最后决定,由君牙、伯囧辅佐太子监国,由祭公谋父,及美人盛姬陪同,命造父驾驭“八骏”。周穆王又亲自挑选了七队勇士,总计兵马不下二千余人,并聘请了熟悉西方之路的伯夭为向导。待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后,便由洛邑出发,西游巡狩。途中经过漳水,渡过黄河,先后到达鈃山、昆仑山、舂山,以及玉山(即新疆的密尔岱山),途中到过了许多国家,最后到达了西王母国,真是如天上仙境一般。西王母国国王在瑶池仙境热情地招待了周穆王。周穆王是举觞歌诗,流连忘返。这次周穆王西游巡狩,历时二年有余,行程共计三万五千余里,真可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的长征。
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的竹简,通称为“汲冢竹书”,其中就有《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一书。书中详细地记述了,此次周穆王西游巡狩的故事。对这本书,自西晋以来,引起了历代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研究、争论的焦点,大概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周穆王游历到西域是否真实?二、《穆天子传》是何时的作品?三、西王母之国在何处?西王母所指之意?这些问题,在此不作赘述。
周穆王自即位以来,逐步展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统治的基础上,四方征讨,开疆扩土,进一步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使周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自周穆王以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活到一百零五岁。周穆王死后,由太子繄扈在镐京即位,是为周共王。
再说以方皋为首的赢姓氏族,自从被强迁到西北之后,便很快与原来留在西方的赢姓氏族融合在一起,适应了西戎人的生活,但他们仍保持着赢姓氏族的独立性。西戎各部几次叛周,抄掠中原,皆不符合,安居戎人之地。这些人就是后来秦人的直系祖先。方皋生一子,叫太几;太几生一子,叫大骆;大骆生二子,长子叫成,次子叫非子。赢姓氏族的秦人自伯益始,经过数百年的生息繁衍,直到非子时期,才脱离了神话和传说时代,开始有了可靠的历史记载。
非子和成生活的时代,正是周孝王时期。周王朝自周穆王以后,历经周共王,在位二十二年;周懿王(共王子,暿)在位八年,到周孝王即位时,国势更衰。周孝王即位后,总想仿周穆王故事,干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原来,周孝王名叫辟方,是周共王之弟,周懿王之叔,是周穆王最小的儿子,与周懿王同龄,叔侄俩都是出生在周穆王四十年,本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可是,周懿王忽得急病,突然去世,没立太子,这样王位的继承成了问题。其实周懿王也不是没有儿子。他有一长子名叫姬燮,为偏妃所生,而且自幼狂傲任性,少才无德,一向不为周懿王所爱,可王后又不曾生子。于是与王后商量,过几年在其他妃子所生的儿子之中,选一贤德之子,过继给王后,再立为太子。可是,太子还没等立,周懿王就撒手人寰了。事到如今,姬燮虽是长子,但周懿王生前不愿意立,死后亦不可立,其他儿子皆幼,亦不可立。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群臣决定拥立辟方为王。就这样周孝王就侥幸地登上了王位。
周孝王登上王位后,知道此王位得来不易,不愿辜负朝中文武群臣的重托,便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兴兵强国,振兴王室。当时一个国家的强盛或衰弱,马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正所谓“兵强马壮”。于是,周孝王便从养马入手,亲自前往各地查看地势,最后在汧水(今陕西千河)与渭水(今渭河)相会之地,选择了一大片草原作为养马的牧场,派一些官员管理牧场,并四处招募会养马的人。自己还经常前往牧场察看马匹饲养的情况。那汧水源于汧山南麓,风景秀丽,山峦绵延。汧水由山麓之中,向南奔流而下,汇入由西向东流淌的渭水之中。古语之中就有“水决之泽为汧”一说。由此,在汧水与渭水汇流之地,形成广阔的绿色三角洲,土地肥沃,草木丰盛,真是个天然的大牧场。周孝王每次来到这里,对其美丽的景色、广阔的草原都是赞叹不已。可是,已经一年有余,这里马匹饲养、繁殖的状况并不很理想。于是周孝王召见主管牧场的官员查问。那官员只好如实回答说:“大王,马场如此状况,非小臣不尽力也。实无养马之大才也,马夫虽众,皆一般之才矣。”周孝王听罢,也没有怪罪此官,心中暗想,只有再次下旨招贤。
周孝王二年,西戎人入洛邑朝贡,献良马白匹。周孝王见罢非常高兴,问西戎人的使臣说:“此等良马何人牧之?”那使臣回答说:“大王,我西戎之地有一最善牧马之人,本为中原人士,乃后迁入西戎之地也。此等良马皆彼人所牧矣。”周孝王听罢心中大喜,连忙追问:“如此之人,寡人正翘首以盼。此乃何人,速速讲来。”那使臣见周孝王如此着急,便回答说:“此人乃伯益之后,赢氏大骆之次子非子是也,家居犬丘(今甘肃礼县一带)哉。”周孝王闻听十分高兴,厚赏了来使,并赏赐了很多的粮食、布匹等。然后立即下旨,遣使跟随西戎使臣一同前往西戎犬丘,宣召非子入京,商议牧马之事。
周孝王三年,周孝王的使臣来到犬丘,见到了大骆,及成、非子父子三人,将旨意宣读一遍。大骆闻听大喜,哪有不从王命的道理,连忙帮助非子准备一番,数日之后,跟随周使前往洛邑。一路晓行夜宿,马不停蹄,十几日后,先到达了都城镐京。而此时,周孝王亦在镐京。
周孝王闻知非子到来,非常高兴,立即升大殿召见。使臣立即带非子入宫拜见。周孝王便对非子说:“寡人闻知尔极善养马也,是否?”非子回答说:“小人自幼生长在西戎之地,秉承先祖养马之术,况且小人自幼喜马,形影不离,故而略知一二也。”当周孝王问及养马之术,非子便将马匹的调养、训练、繁殖、疾病的预防,以及草场的选择、气候的变化等养马的要素,细述一番。周孝王听罢心中大喜说:“寡人已知爱卿之才也。如今汧渭之牧场唯缺爱卿一人矣。待休息数日,可前往主牧场之事,一切唯听其调遣。”非子叩拜谢恩,然后说:“小人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无需休息,明日既往也。”周孝王点头应允,并给了非子许多的赏赐。
第二日,非子带领一些随从离开镐京,数日之后来到了汧渭牧马场。此时虽是严寒的冬天,白雪皑皑,但仍能看得出,确实是养马的好地方。非子到达之后,便将各种情况了解清楚,查验了所有的马匹,又将马场巡视了数日,做到了心中有数,并做好了开春之后马匹的放养规划。经过非子的调养,不过三年,汧渭牧场的马匹剧增,而且匹匹膘肥体壮。周孝王每次来巡视牧场,所见到的马匹状况都有很大的变化,心中非常高兴,尽管给了非子很多的赏赐,但仍觉得不够,便想废掉大骆长子成的继承权,改由非子继承。可是,这件事被申国(今河南南阳一带)之君申侯知道了。原来大骆先娶了申侯之女为正妻,生长子成,后来又娶一妾,生次子非子,因此非子是没有君位继承权的。也就是说,申侯是成的外公。因此,申侯闻知此事非常着急,便入宫拜见周孝王,对周孝王说:“昔我先祖,以骊山之女,嫁于胥轩为妻,生中潏。以亲故,中潏归周,保西陲,为此西陲和睦。今我女又嫁于大骆为妻,生适子成。若成即位,如此西戎皆服,使西境安宁也。请大王三思矣。”周孝王闻听申侯之言,亦觉有理,便说:“爱卿勿虑也,寡人不会废成适子之位矣。”申侯确信周孝王之言,便告辞返回申国。后来,果然待大骆死后,由成即位。不过,自赢成以后,其族人皆不见史料记载。
周孝王本想让非子承大骆的赢氏之嗣,可是有申侯说情,只好作罢,但对非子也不能不有所封赏。周孝王思虑再三,于周孝王六年,将秦邑(今甘肃清水县一带)封给非子,为周王室的附庸。周王朝分封各国诸侯的爵位分为五个等级,为公、侯、伯、子、男。附庸在这些爵位之下,也在大夫之下。秦邑虽然方圆不过五十里,但非子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算是一个小国之君,自号“秦赢”,为秦人之始也。
非子的秦邑虽小,但非子却被称为“秦始封之祖”,是以后偌大的秦王朝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再说周孝王对非子在汧渭牧场的管理非常满意,马匹数量大增,而且匹匹膘肥体壮,国力大增。就在周孝王欲大展宏图,实现自己雄心壮志的时候,忽身患重病去世,同周懿王类似,也没有立太子。因此王位的继承,又成了周王朝的大问题。周孝王四十六岁即位,在位七年,卒于周孝王六年,终年五十二岁。
欲知何人能继承王位,且听下回分解。
;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meinvmei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