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造父建功受封赵城
非子牧马初创基业
话说周穆王打开信札观看,只见上面写道:“大王,今东方徐国举九夷之师,叛周作乱,直奔洛邑杀来,目前已近河上,请速返回王城,以保国家之安也。”周穆王看罢大惊失色。周之精锐之师,皆在此西征,相距王城有万里之遥,真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这该如何是好。
在一旁的太仆伯囧,见周穆王犹豫不决,便向前一步奏道:“大王,情况紧急,不可迟疑,唯有速速撤军,返回王城方为上策矣。”周穆王焦急的说:“非寡人不愿返回王城,而是这十万人马,再加上这数万戎俘,何时方能到达乎?”造父见此,也来到周穆王面前说:“大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周穆王说:“爱卿,事到如今有言尽管讲来。”造父说:“国家安危系大王一人也。大王在,国家安,大王不在,国家危也。今虽距王城万里之遥,而有‘八骏’在此,一日即可到达矣。望大王勿忧也。”太仆伯囧闻听造父之言欣喜,便说:“车御所言有理。大王可先速回王城,臣率大军随后而行,万无一失也。”周穆王听罢心中大喜说:“就以爱卿所言,待寡人回到王城,不愁叛乱不平也。”
原来徐国自上次追随武庚叛周作乱,被周公旦所灭,徐君率残部逃往南方,来到洪泽湖畔安居下来,以泗洲(今安徽泗县一带)为中心重新立国。经过几代人的精心治理,日渐强盛。当传到赢诞即位时,由于他依周公之道,广施仁政,收万民之心,颇受人们拥戴,许多小国都来向徐国进贡,最多时达到三十六国。当赢诞得知,周穆王帅大军西征犬戎,已在万里之外,国内空虚,觉得机会来了,便欲效仿周武王伐纣灭商之故事,起“九夷之师”,攻占洛邑,再取镐京,灭掉周朝,自统天下。于是,赢诞调集各路兵马,有数万之众,自立为徐堰王,率兵直奔洛邑杀来。一路所向披靡,士气旺盛,连战皆捷,所遇各国兵马皆不能当。
再说周穆王当得知这些消息后,特别是得知徐堰王已率叛军渡过黄河后,更是焦急万分,唯恐叛军深入腹地,攻破洛邑。若到那时就什么都晚了。于是,依造父所言,登上御车,由造父驾驭“八骏”,先独自返回洛邑。造父深知关重大事,不敢耽搁,便施展出自己驾驭绝技,充分发挥出“八骏”的最大潜能。只见那“八骏”各自放开四蹄,蹄不沾尘,风驰电掣一般,朝洛邑奔去。周穆王在车中,只觉得耳边呼呼风声作响,身体飘飘忽忽,上下起伏不定,真宛如腾云驾雾一般。果然,不过一日便回到了洛邑。
在洛邑监国的太子繄扈,及君牙等群臣,闻知周穆王如此之快返回洛邑,心中大喜,皆前往郊外迎驾。当周穆王闻知叛军已渡过黄河,尚未到达洛邑,可算是一块石头落地,心情也平静下来。也来不及休息,立即升殿,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平叛一事。太子繄扈、大司徒君牙等先向周穆王汇报了当前的战况。周穆王听罢,已是心中有数。立即传旨,命较近的各国诸侯兴兵勤王,率领兵马前往洛邑郊外聚集待命。然后又遣使前往楚国,命楚子率领楚军攻击徐国腹地,形成两面夹击徐国之势。
楚国乃芈姓小国,后为熊氏。当传到熊绛时,正是周成王时期,被封为子爵,称为楚子。楚国地处偏僻,楚子知中原一带富庶,久有入中原之意,但周天子之命,不敢妄动,因而从不曾进入中原一步。如今得到周穆王旨意,征剿徐国,给了进入中原的机会,楚子是非常高兴,立即以倾国之兵,亲率大军直捣徐国腹地。
再说徐堰王率领大军渡过了黄河,直奔洛邑杀来。他本想乘周穆王远征之机,洛邑城内群龙无首,一举攻破王城,再入镐京,灭掉周王朝,自己就可以称霸天下,登上天子之位。可是万万没想到,当他率领大军来到距洛邑还有数百里时,忽闻探子来报,前面周军的大队人马已据此不远。徐堰王闻报大惊,忙问:“周军有多少人马?”那探子回报说:“周军人马无边无沿,不下十万之众。”徐堰王不敢再行,传令各路诸侯各自安营扎寨,准备迎战。
这时,周穆王得知叛军已在前面不远处安营扎寨,便也传令,大军安营扎寨,形成对持局面。待安好大营,大司徒君牙陪着周穆王登上新建起来的高台,以观叛军阵营。只见那些依附徐堰王叛乱的各国诸侯,皆各自为营,散乱不聚,唯有徐国大营尚且整齐。待二人下了高台后,周穆王对着君牙哈哈大笑说:“如此叛军不足惧也。”君牙不解其意便问:“以臣观之,叛军亦不下十万之众,我军精锐亦不在此,何为不足惧乎?”周穆王回答说:“爱卿所言差矣,以寡人观之,实不足虑也。叛军虽众,唯徐军强也,其他诸国皆依附耳。若徐军败,其他诸国皆溃散也。”君牙听罢点头说:“大王所言不错也。既如此,待明日集中全力攻击徐军大营,必胜矣。”
第二日,两军分列对阵,周穆王由造父驾驭“八骏”的战车在前,君牙的战车紧随其后,来到两军阵前,向叛军挑战。徐堰王闻报,亦率本部兵马前来迎战,并传令各路诸侯随之接应。当徐堰王来到两军阵前仔细观望,只见战车之上红伞盖下站立一人,身高体魄,身穿黄金甲,披一红战袍,头戴冲天冠,手提一长柄黄金戟。徐堰王看罢是大惊失色,心中有些慌乱,暗想:“此人莫非是周穆王也。”又一想:“不会的,寡人已得到准确消息,其已经远征西戎,远在万里之外,岂能如此之快返回洛邑乎?其中必定有诈。”想到这里,于是驱战车向前高声问道:“来将何人?竟敢假冒穆王,以欺寡人哉!”周穆王听罢哈哈大笑说:“赢诞,可仔细观也。何人敢假冒寡人乎?”徐堰王再仔细观之,这才看清,果然是周穆王,不由大惊失色。可是,事已至此,唯有一战,方有生机。于是徐堰王驱车返回本阵,调集各路兵马,与周军决战。
不多时,徐军之中冲出四辆战车,向周军挑战。周穆王亦派四员战将出阵迎战。八将对阵,厮杀在一起是难分难解,直至黄昏,难分胜负,各自鸣金收兵,待明日再战。
周穆王与大司徒君牙、造父率周军回到大营后,君牙对周穆王说:“以臣观之,叛军却也善战也,万不可轻敌矣。”周穆王却毫不介意的说:“爱卿勿虑也。叛军之亡指日可待。”君牙听罢仍不解其意。周穆王却说:“大司徒不知,可问车御也。”造父解释说:“大司徒可知,数日之后,西征大军便可到达,抄袭叛军后营;楚子之军必杀入徐国腹地。到那时我军再全力从正面进攻,叛军必败也。”君牙听罢,才如梦方醒,点头称是。
两军相持数日,周穆王得知西征精锐之师将至,便指挥周军与叛军决战。周穆王由造父驾驭战车亲自在乱军中厮杀。只见那战车在造父的驾驭下,往来自如,奔走如飞,在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周穆王也是杀得兴起,黄金甲已染成红色。徐堰王也是指挥兵将奋力抵抗,两军杀得仍是难分难解。就在这紧要关头,忽见徐军后营大乱,徐堰王闻报大惊,连忙驱战车回到后营。只见无数周军冲杀过来,为首的一员大将军正是太仆伯囧,徐堰王只好驱战车迎战伯囧。叛军受到两面夹击,顿时大乱。战不多时,又有兵士来报,楚国兵马已杀至徐国腹地,请速速回兵救援。徐堰王闻报,唯恐国内有失,哪里还敢恋战,唯有速速撤兵方为上策。就在徐堰王撤军之时,其他各路兵马也纷纷败退。周穆王见时机已到,便指挥大军全力向叛军冲杀过去,叛军立刻土崩瓦解,四散奔逃。
徐堰王率败兵退至彭城(今江苏徐州),从泗州败下来的徐军报告说:“徐国腹地已被楚军所占,如今仍在后面追杀,请大王酌定。”徐堰王便收拢败兵,修整一番,准备杀回徐国,收复失地。可是,周军已追至彭城。不多时,楚军也已杀到,徐国兵马是两面受敌。徐堰王见此,知大事已去矣,不由仰天长叹道:“吾只倚文德治国,而不讲刀兵,故而到如此地步,此乃天亡我也。”说罢拔出佩剑自刎身亡,其余兵将纷纷投降。周穆王平定徐国后,并没有将其灭掉,为展示自己的仁德,封徐堰王之子为徐子,即位国君,继续管理徐国。
周穆王平定了徐堰王之乱后,率领大军回到了洛邑,然后大摆酒宴,犒赏有功人员。对楚子给予了很高的赏赐,扩大了封地;对大司徒君牙、太仆伯囧等大臣也给了很高的赏赐。而造父之功更大,周穆王决定将赵城(今河北邯郸一带)封给造父,成为后来的赵氏之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