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回赵高乱政章邯降楚刘邦入关秦朝灭亡(2 / 2)

刘邦率军首战,西进攻取城阳(今河南信阳市一带),然后掉头东行攻取了杠里邑,两战皆捷,士气倍增,队伍得到了扩大。然后攻打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一带),与秦之名将王离相遇。两军大战,楚军乘得胜之威,大胜秦军,王离率败军逃往巨鹿,投奔章邯。刘邦又率军攻打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而昌邑秦军坚守不战,刘邦督兵攻城,却屡攻不下。这时昌邑人彭越率领部众千余前来助战,刘邦甚是欢喜,便命其一同攻城,但损失甚重,终不能破城。

刘邦见昌邑难下,便意欲改道进兵,与彭越商议。彭越建议说:“公若改道西行,莫若走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一带)也。”于是,刘邦与彭越告别,率部前往高阳。高阳有一老儒,姓郦,名食其,面见刘邦说:“公兵马不过数万,欲直入强秦,乃是驱羊入虎,供食也。据仆愚见,不如先据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此乃当天下要冲,四通八达,进可战,退可守,且城中积粟甚多,足为军需,仆与该县令相识有年,愿往招安,倘若该令不从,请公引兵夜攻,仆为内应,城可立下。既得陈留,然后招集人马,进破关中,乃为上计也。”刘邦闻听甚喜,即请郦食先行入陈留,自率精兵继进。

郦食其到了陈留,面见陈留令,将天下之事述说一番,劝其献城降楚,偏陈留令不为所动。郦食其只好告退,隐藏在城内,待至夜半,开了城门,放入楚军。当陈留县令闻报,刘邦等已率大军杀入县衙,被楚军将士乱刀砍死。刘邦夺取陈留,出榜安民,秋毫无犯。城中百姓皆拥戴之。刘邦命萧何检查谷仓,贮粟甚多,果然不出郦食其妙算,封郦食其为广野君。

刘邦在陈留整顿兵马后,便进军开封,秦将军赵贲率兵迎战,秦军大败,赵贲退入开封坚守不战。刘邦挥兵攻城,久攻不下甚是焦急,这时有闻报,秦将杨熊前来援救。刘邦唯恐两面受敌,弃开封,挥兵迎战杨熊。当行至白马城(今河南滑县东),正与杨熊所率秦军相遇,秦、楚两军互不相让,厮杀在一起。正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忽有一支生力军赶到,冲向杨熊阵内,顿时将秦军冲作两段。秦军大败,杨熊夺路逃走,退入曲遇(今河南中牟县东北)。

原来这支生力军,乃是韩国司徒张良所率前来助战。刘邦与张良是久别重逢,甚是欢喜,便合兵进攻曲遇。杨熊再败,弃曲遇退守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一带)。

刘邦本意欲再攻荥阳,可是闻知张良所言,韩曾攻取颍川,又被秦军夺回,无立脚之地,便对张良说:“君来助我,亦当助君取颍川,再攻荥阳不迟也。”说罢与张良共同率兵,南攻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一带),很快破城,攻取颍川。

就在刘邦整顿兵马意欲进兵荥阳之时,有兵士报知:“荥阳守将杨熊已被秦二世赐死也。”刘邦欣喜,对张良说:“杨熊已死,已无患也,可先将韩地夺还,再作计较矣。”张良闻听甚是感激。

就在此时,刘邦闻知赵将司马卬准备渡过黄河,入函谷关击秦,唯恐司马卬先入咸阳,便率军急进。刘邦挥兵先北攻平阴(今河南孟津北),破坏黄河渡口,以使司马卬无法渡河。随后进攻洛阳,意欲从洛阳方向入关。

这时,秦将军赵贲闻报洛阳危机,便率军来援,在洛阳东,秦、楚两军大战,楚军再次击败秦军,赵贲率败军退守洛阳,不敢出战,坚守城池,使楚军一时不能攻克。刘邦无奈率军绕过洛阳,向轘辕山(今河南偃师市东南)方向进军,轘辕山因地势险要,迂回曲折,十分难行,所以轘辕关守军甚微。刘邦顺利夺关,越过了轘辕山后,连克韩地十多座城池,最后攻至南阳郡。

南阳郡守齮闻报楚军来犯,便率军到犨县(今河南鲁山县一带)东迎击。此时刘邦一路西征,部众越来越多,将士越来越勇。当与南阳的秦军对阵,便将其杀得打败,南阳郡守率军败退入宛城(今河南南阳市一带)固守。刘邦急欲入关,便意欲弃宛城西进。张良建议说:“必取宛城,方可无后顾无忧也。”刘邦听从张良建议,决定回师攻宛城。南阳郡守见宛城危在旦夕,又无救兵相助,便欲拔剑自刎。这时舍人陈恢一把拉住劝谏说:“郡守死无益也,莫若降之。既能保城中百姓之安,又能保身家性命,不失富贵也。”南阳郡守便依意,命其前往楚军议降楚之事。

陈恢到楚军大营面见刘邦说:“沛公若能纳降南阳郡守,一者可不用刀兵而得宛城;二者可给秦各处关隘守将树立榜样,愿降者必众矣。如此可不用刀兵而入关也。”刘邦闻听甚觉有理,便依陈恢之言,纳降南阳郡守齮,收得宛城,封南阳郡守齮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使其二人继续留守宛城,随即集中宛城兵马编入楚军,一起西征。

果然依陈恢所言,秦各关隘守将闻听刘邦深明大义,便纷纷降楚。此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刘邦大军到达武关。秦军守将闻报楚军到来,是惊慌失措,如今武关是兵微将寡,难以抵挡。刘邦依张良之计,突袭秦军,很快攻破武关。

再说赵高自从谋害李斯,当上中丞相后,威权日重,把秦二世骗入宫中,好似软禁一般,从不过问朝中之事。赵高为了试探自己在群臣中的地位,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自此不管是宫中内侍,还是朝中群臣,更畏惧赵高,稍有违慢,便被处死。

当刘邦率楚军突破武关之时,赵高闻报,知大势已去,心中焦急,不知该如何是好,便称病不出,数日不上朝理政。群臣不见赵高,而刘邦、项羽两路楚军是屡屡大败秦军,分路逼近咸阳,特别是刘邦突破武关,进逼峣关,军情危机,便报知秦二世。秦二世闻听大惊失色,忙使人责问赵高,命其速调兵灭盗。

赵高接到秦二世旨意,心中不由得产生恐惧之感:“如今章邯、司马欣、董翳已经降楚,杨熊被自己假以秦二世之诏赐死。能征惯战之将唯有赵贲,又不知身在何处。自己身边无一战将,如何调兵灭盗,恐连自己性命亦难保也。”赵高想到这里,心中更加忧郁,冥思苦想,猛然想起一策,不但自己性命无忧,而且能仍享荣华富贵。这就是杀死秦二世,与楚军议和,自立为王。于是赵高,立即暗将季弟、郎中令赵成,女婿、咸阳令阎乐召入相府,商议秘计。赵高对二人说:“二世皇帝贪图享乐,无度,不理朝政。今战事危急,必加罪吾等,岂能束手待毙,坐视灭门乎?唯先行下手杀之,改立子婴。子婴性仁俭,人民悦服,方能转危为安,不知尔等以为如何?”赵成、阎乐皆依赖赵高而富贵,岂敢不从,皆唯唯听命。赵高又说:“赵成为内应,阎乐为外合,不怕大事不成也!”阎乐闻听,迟疑说:“宫中侍卫严守宫门,何以进之?”赵高回答说:“可言宫中有变,引兵捕贼,便好闯入宫门矣。”赵成与阎乐受命而去。

阎乐回到家中,暗召属下吏卒千余人,直抵秦二世所在的望夷宫。宫门卫令仆射见阎乐引兵到来,便出宫门问说:“何事率兵而至乎?”阎乐叱责说:“宫中有贼,汝等尚佯作不知乎?”卫令仆射说:“吾率侍卫日夜巡守,盗贼岂敢擅入宫中哉!”阎乐大怒说:“吾奉中丞相之命,岂敢强辩乎!”说着便顺手一刀,将卫令仆射砍死,率吏卒直入宫内,饬令吏卒四处射箭,宫内的侍卫、郎官、内侍、仆役、宫娥、侍女,皆吓得四散奔逃。有几位侍卫、郎官上前抵抗,皆被杀死。赵成见阎乐率兵而至,便迎向前去,同入内宫。秦二世不知出了何事,急呼左右护驾,可是已无一人上前,皆向外奔逃。秦二世转身跑入寝宫,只有一位内侍尚在,因急说:“汝何不先告朕,今将奈何?”那内侍回答说:“臣不敢言也,尚得偷生至今,否则,早已身死矣!”

这时,阎乐与赵成已经追入寝宫,厉声斥责秦二世说:“汝凶残至极,滥杀无辜,天下共叛,今唯请自裁哉!”秦二世问说:“汝由何人差来?”阎乐说:“奉中丞相命也。”秦二世闻听觉得尚有一线生机又问:“朕可见中丞相否?”阎乐说:“不可!”秦二世说:“朕愿退位,为郡王可否?”阎乐说:“不可!”秦二世又说:“朕愿为万户侯可否?”阎乐仍说:“不可!”秦二世闻听不觉泪下,呜咽着说:“中丞相若放朕一条生路,愿与妻妾同为黔首也。”阎乐瞋目大怒说:“臣奉中丞相之命,为天下诛暴,无须多言也!”说罢麾兵向前。秦二世这时才知,自己必死,便拔剑自刎。在位三年,年二十三岁。

阎乐见秦二世已死,便返回相府报知。赵高闻听欣喜,立即进入宫中,抢得传国玉玺,悬挂身上。赵高本想自己称帝,可是又恐群臣不服,只好暂时请扶苏之子子婴即位,待与楚军议和后,再作后图,

赵高主意已定,便召集群臣,历述秦二世之罪恶,今已自刎身死。而子婴乃扶苏之子,仁厚得众,应该嗣立。群臣闻知,虽知是赵高所为,皆惧其威,不敢多言。赵高便令子婴斋戒,择吉日朝拜太庙,行受玺礼,但只准称王,不可称帝。然后将秦二世尸首,视作寻常百姓一般,草草棺殓,葬于杜南宜春苑中。

子婴虽被推立为王,但自思赵高弑主,大逆不道,若不设法加诛,将来必篡位。旁顾群臣无一可与同谋者,只有膝下二儿,系亲生骨肉,可密商。便与二子说:“赵高敢弑二世皇帝,岂尚畏我乎!不过布置未妥,徐图废立。故必先杀赵高,否则其必杀吾矣!”二子听罢,不禁泣下。

正密议间,忽有一人踉跄趋入说:“赵高逆贼,遣使前往楚营求和,意欲尽杀宗室,自立为王,与楚平分关中矣!”子婴观之,此人乃是心腹内侍韩谈,便低声嘱咐说:“吾知中丞相不怀好意也,待日后必会杀吾等篡位矣。待使吾斋戒,入太庙告祖之时,吾托病不往,赵高必自行来请,汝可与二子先伏两旁,待其觐见时而杀之,以除大患矣!”韩谈欣然领命,与子婴二子预先准备去了。

此时,赵高意欲与楚军言和,平分关中自立为王,已遣亲信前往刘邦楚军武关大营,可是这位亲信回来报告说:“沛公刘邦志在灭秦,不准言和也。”赵高闻听无可奈何,唯有使子婴尽快即位为王,稳定政局再言后事。便命亲信入宫告知子婴,定吉日告太庙即位。公子婴立即应允。

待吉日之时,赵高先至太庙,等待多时,竟不见子婴到来。一再差人催促,回报说:‘子婴有病,不能亲临也。”赵高大怒说:“今乃何日,岂能不至乎?吾亲往迎驾矣!”说罢赵高来到子婴寝宫,推门而入,遥见子婴伏在卧榻之上,便高声斥责说:“公子入庙告祖,即位为王,奈何不行焉!”这时,韩谈与子婴二子一同持剑冲出,高声喝道:“弑君乱贼,还敢胡言!”赵高不及答话,已被韩谈一剑刺砍倒在地,公子婴二子双刃并举,当即将赵高砍死。

子婴见赵高已诛,便召群臣入宫,历数赵高罪恶。群臣争颂子婴英明,还言赵高罪恶深重,当灭三族。子婴便令侍卫擒拿赵高三族,及赵成、阎乐等皆枭首示众。子婴遂率群臣前往太庙告祖,即位称王,然后与群臣商议如何迎敌。这时有人献策说:“当今之计,唯有选一良将戍守峣关,再遣使召回赵贲戍守咸阳,方可守住关中也。”于是,子婴调兵遣将戍守峣关,又遣使前往洛阳召回赵贲。

刘邦夺取武关后,为尽快灭秦,挥军北上抄小路至峣关,与秦军进行决战。峣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故子婴已遣重兵扼守此地。

刘邦率楚军赶到关前,便欲亲率部众强攻夺关。张良劝谏说:“峣关有重兵坚守,不可轻举妄动也。”刘邦急欲入关,向张良问计说:“子房以为如何?”张良回答说:“吾闻知峣关守将乃屠夫之子,市侩小人也,若以金钱贿之,必会献关而降也。”刘邦闻听,便依计而行,一方面派郦食其带着大量黄金宝物入关贿赂,招降秦军守将;一方面依张良之计,在峣山遍插旗帜,布下疑兵,以动摇秦军心。峣关守将收到厚礼,果然愿意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联合楚军进攻咸阳。郦食其回报刘邦。刘邦闻听甚喜,便欲令郦食其再入关订立盟约。张良在一旁却对刘邦说:“不可也!今子婴新立,非秦二世之时。峣关守将受贿欲叛秦,但其部下甚众未必服从也,若轻易入关危矣!莫若乘其不备,将士懈怠之机而破关灭之!”

于是,刘邦依从张良之言,命部将周勃为前锋率部绕过峣关,从秦军后面偷袭。峣关守将正在准备与楚军议和,毫无准备,结果峣关守将被周勃杀死,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刘邦又引军入关,接应周勃,合兵乘胜追击,穿越蒉山(蓝田南),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于十月,抵达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

是年为夏正十月间,秦王子婴沿秦旧例意欲改元。这时,闻报:“峣关已失,刘邦楚军已至坝上,咸阳危矣!”子婴闻知是惊慌失措,急忙召集群臣计议。群臣亦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唯有赵贲、内史保二人请命迎战楚军,子婴只好命其出战。此二人哪里是楚军的对手,皆战死沙场。公子婴闻报,是束手无策,再也无人敢出来御敌。正在公子婴焦虑万分,走投无路之时,有内侍禀报说:“楚军遣使欲面见大王也。”

原来刘邦依张良之计,为稳定关中民心,强攻咸阳,莫如招降为上。于是遣使入咸阳致子婴书简使其速降。子婴接过书简打开观看,只见上面写道:“今秦气数已尽,非公子之过也,望速降可保公子之性命,及咸阳万民之安矣。”子婴思虑再三:“今既不能战,又不能守,唯降之。”想到这里,便率群臣,驾素车,乘白马,用带套颈,捧传国玉玺,出咸阳城降楚。秦王子婴仅在位四十六日。自此,秦灭亡。

秦自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封秦襄公为诸侯,始立国,传二十六世至秦惠文侯十三年(前325年)称王,为秦惠文王。又传五世至秦王政,统一天下称始皇帝,传二世至秦二世胡亥,及子婴去帝号称王止,共有国五百六十四年,其中称王一百零三年,称皇帝十五年而国亡。

后来,项羽进入咸阳,火烧咸阳宫,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赢氏几乎绝迹。秦始皇原来设想,秦之社稷传万世,而仅传二世而亡,岂不悲哉!为后世所警示矣!

一部秦史通俗演义到此结束。

诗曰:数世努力建功业,

一统天下传中华,

生灵涂炭齐奋起,

皇冠落地二世完。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l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