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月,张唐攻克邺城,然而,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魏军,并没有因邺城的丢失而退兵,仍然指挥魏军与秦军奋战。此时,郑安平与王龁的秦军仍是节节败退,渐渐被赵、魏、楚三国兵马包围起来,期盼的救兵一时难以到达。二人唯恐重蹈赵括之覆辙,便分兵突围。王龁率领的秦军总算突出重围,与前来救援的张唐秦军会合,退到汾水扎营据守。而郑安平率领的一路秦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被廉颇指挥的赵军团团围住,难以突围,秦军将士死伤无数,郑安平身边仅剩二万余将士,已经无力抵抗。郑安平见大势已去,唯有投降才会有一线生机,便遣使入赵军大营,请求投降。赵孝成王闻知秦军主将郑安平请降,心中欢喜,这也是瓦解秦军,震慑秦国的大好时机,便传旨应允,并厚待之。后来,赵孝成王封郑安平为武阳君。二年之后,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年)郑安平死于赵国。
范雎虽然除掉了白起,自己的麻烦也很快来到了。此次邯郸之战,秦军损失惨重。秦昭襄王闻报是焦虑万分,便想起白起当初劝谏自己罢兵之事,悔不听白起之言,特别是闻报,郑安平率两万余秦军将士降赵,更是怒气冲天地说:“自古以来,秦之将军只有战死沙场,从不曾有降之将军哉!”便传旨,灭郑安平三族。
应侯范雎闻知,秦昭襄王灭郑安平三族心中震惊,自知,郑安平乃是自己举荐,按照秦法有连坐之同罪,于是在家中席蒿待罪。秦昭襄王闻知,虽然知依秦法亦当灭三族,但又不忍心处置范雎,便将其召入宫中,安慰说:“丞相勿忧矣!郑安平灭三族之罪,乃咎由自取,与丞相无关也。”范雎闻听是叩拜谢恩,知秦昭襄王无责罚自己之意,心中稍安。然而,群臣见秦昭襄王不肯责罚范雎,皆心中不服,特别是白起生前好友,对白起含冤而死,皆是范雎之过,无不怨恨。于是,不断上秦昭襄王,请求治范雎之罪。秦昭襄王实在是不愿治罪于范雎,便传旨:“有再言郑安平之事者,以同罪论之!”群臣见此不敢再言。同时,秦昭襄王为了安抚范雎对其赏赐更加丰厚。
范雎见秦昭襄王不但不肯治罪,反而更加厚待,是感恩不尽,便想方设法讨好秦昭襄王,便建议,趁此时机将周王灭掉,自己称帝。秦昭襄王闻听当然高兴,但灭周,必先伐韩。于是,命将军摎率十万秦军伐韩。
韩桓惠王闻报是大惊失色,他万万么有想到,秦邯郸之败损失如此惨重,如今在这么短的时间仍有能力攻韩,便一面调兵遣将抗秦,一面四处遣使到各国求救。而此时的魏、赵、楚三国兵马,正在与王龁、张唐率领的秦军相持于汾水,各国皆无力救助。将军缪指挥秦军很快攻取了韩之阳城(今河南登封市东南)负黍(今河南登封市西南),斩首韩军十万之众,由此秦军再次声威大振。
此时的周赧王虽然仍居天子之位,但已是名符其实的徒有虚名,不用说号令大国,就是连很小的诸侯国也不能号令。早在周显王二年(前367年),周王朝的领地分裂成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西周公以王城洛邑为都;东周公以巩邑(今河南巩义市)为都。周赧王居洛邑,依附于西周公。当周赧王闻知,秦兴兵伐韩,其意在灭周,不由得大惊失色,急急召西周公商议。西周公说:“若阻秦军,当止秦通阳城之路也。再遣使前往各国邀其共同伐秦,方可保周室之安矣。”于是,周赧王依西周公之意,一面遣使前往各国,约期共同伐秦;一面以倾国之兵,亦不过五千之众,力图阻秦通往阳城之路。
而此时的赵、魏、楚三国兵马正在与王龁、张唐率领的秦军相持于汾水。当王龁、张唐二将闻知将军摎攻取了韩国的阳城与负黍,深感内疚,还没等三国兵马前来进攻,便寻机悄悄渡过汾水,向三国兵马发起了进攻。三国兵马措不及防,顿时溃败,被秦军斩首将士六千余,溺水而死者近二万余。又很快攻取了汾城(今山西襄汾县西南),紧接着又攻取了宁新中(今河南安阳市西南),并将宁新中更名为安阳。
秦昭襄王闻报,秦军连连攻城夺地非常高兴。这时应侯范雎为讨好秦昭襄王,献策说:“周赧王、西周公力阻秦之路,当灭之。”秦昭襄王听罢,觉得周赧王如此不知好歹,为其灭西周有了借口,正是灭周的极好时机,便立即传旨,命将军摎率伐韩大军,兴兵入周,灭掉西周。
将军摎接旨后,立刻率领十万大军杀奔西周。周赧王闻报是惊恐万分,以西周数千兵马如何抵挡得了秦之十万虎狼之师,便想乘秦军尚未到达之事,弃洛邑投奔魏、赵。这时,西周公上前劝谏说:“大王不可也!昔太史儋曾预言:‘周、秦五百年而合,必有伯者出也。’今自周平王东迁,秦立国始,至今已五百年矣。如此观之,秦有统一天下之势,三晋亦难免亡之。大王不可再受其辱也。臣以为,莫若捧玺而迎之,犹不失宗祀之封也。”周赧王闻听微微点头,叹口气说:“爱卿所言甚是也。周亡于寡人之手不可免也。”于是,率领群臣侄子等哭拜于文武之庙。三日后,周赧王亲捧王玺及西周图册,与西周公等群臣前往洛邑城外,迎接秦军。
将军摎率领秦军来到洛邑,而西周不战而降,心中欢喜,便接受了王玺及图册,共三十六城,三万余户。然后命兵士在各处戍守,自己亲自押送周赧王、西周公等群臣,以及周王室子孙千余人返回咸阳。东周王朝自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迁始,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止,东周王朝灭亡,共传位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秦昭襄王闻报周赧王投降,被将军摎押解到咸阳,是喜出望外,亲自率领群臣迎于咸阳郊外。周赧王见到秦昭襄王,上前叩拜谢罪。秦昭襄王如今见堂堂的周天子已经到了如此地步,顿时产生怜悯之心,上前将其扶起,同车进入咸阳。然后,秦昭襄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封于梁城(今陕西韩城县南),贬西周公为西周君,使其归西周。此时的周赧王姬延已经近百岁,经过这么一折腾,哪里受得了,来到梁城不过一月有余,便病死于梁城。没过多久,西周公亦死。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655年),秦昭襄王闻知周赧王与西周公皆死,便命将军摎前往洛邑,征集壮丁将周王室宗庙的九鼎及所有祭祀礼器皆运往秦都咸阳。而西周的庶民百姓皆不愿降秦,待周赧王、西周公故去,大都悄悄地逃往东周去了。所以,将军摎只征集了数千壮丁,难以将如此众多的东西运走,将军摎只好命秦军兵士强迁九鼎。
就在强迁九鼎的前一日深夜,有兵士听到九鼎之中,有一鼎有哭泣之声,众兵士甚觉惊奇。后来在搬迁九鼎时,当来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的泗水通过水路时,忽有一鼎从大船中跃起沉入水底。将军摎连忙命兵士下水打捞,却不见踪影。突然,将士们看见一条苍龙从中飞起,只见那条苍龙鳞鬣怒张,顷刻之间,泗水是波涛汹涌,天昏地暗,将士们惊恐万分,不敢正视。待泗水水面平息,天空放亮,那苍龙已是不见踪影。将军摎见此,亦吓得面色苍白,唯恐再有事端,便命将士将水路改为陆路。最后是历尽艰辛,总算将其余八鼎及祭祀礼器运到了咸阳,献给了秦昭襄王,并将一鼎落入泗水一事,如实奏明。
秦昭襄王闻报,立即查阅所失之鼎,乃是豫州之鼎,不由得叹息说:“豫州之地虽并入秦国,而鼎却不愿归附,莫非天意乎?”于是,便欲命人前往泗水捞取豫州之鼎。将军摎劝谏说:“不可也。此乃神物,有灵性,即不愿归之,不可强取矣。”秦昭襄王闻听摇头惋惜,只好作罢,命将军摎率领兵士将八鼎及祭祀礼器,皆送往秦之太庙之中。然后,秦昭襄王择吉日在咸阳郊外祭祀上帝,布告天下:秦已灭周,代行天子之责。
待秦昭襄王祭祀完上帝,遍告天下之后,将军摎回到家中已经是精疲力竭,倒在卧榻之上,不觉昏昏睡去。这时,将军摎忽见周武王坐于周王室太庙的大殿之上,召他前往。将军摎无奈只好来到周王室太庙,叩拜周武王。只见周武王怒气冲天的高声责问:“汝乃何人,敢毁吾宗庙,迁吾九鼎乎?”将军摎闻听,是欲动不能,欲言不出。周武王又命左右将士,鞭打其背部三百下。将军摎是疼痛难忍,猛然惊醒,方知是梦,但其情景历历在目,背部果然是疼痛难忍。将军摎连忙命仆人将衣服脱下察看,只见背部红肿,生了很大的一块毒疮。后来,将军摎就是因为这一毒疮屡久治不愈,而毒发身死。
各国诸侯闻知秦灭周,周赧王死于梁城,皆愤愤不平,特别是赵孝成王,与秦之仇恨甚深,于是就在秦灭西周的当年,便乘秦军不备,命武襄君乐乘为大将军,庆舍为副将,联合韩、魏、楚三国兵马反击秦军,与王龁大战于宁新中。
欲知此次宁新中之战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l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