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回白起为将长平大战赵括战死坑杀降卒(1 / 2)

第九十二回白起为将长平大战

赵括战死坑杀降卒

话说老将军廉颇率二十万赵军在长平与秦军相持,已是二年有余,赵孝成王几次下旨,命其速速与秦军决战,可是,廉颇几次向赵孝成王解释,决战时机尚不成熟,无必胜之把握,仍是主张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当闻知赵孝成王有意命赵括为上将军,来上党取代自己,不知真假,心中十分不快。

当赵括果然率二十万赵军来到长平关来接替自己,廉颇无奈只好亲自迎出大营之外,待检验过兵符后,方知是真。廉颇对赵括统领四十余万重兵,进行如此空前的大战并不放心,可是,王命难违,便将自己所率的二十万赵军的军籍交给赵括,将各处的布防细述一番,并向赵括讲述“坚壁不战”的重要性,当前虽然赵军数量虽众,而秦军也在全力增援,不可轻敌。赵括闻听廉颇的嘱托,虽表面上点头应允,但心里根本不把廉颇的话放在心上,总觉得廉颇之言,是畏惧秦军的心态作怪。

当廉颇带领自己的百余名亲随离开长平后,赵括立即废除了廉颇时的全部将令,将各处分兵坚守在要害军垒中的将士撤出,将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起,准备与秦军决战。这时,冯亭闻知,便来到中军大帐劝谏说:“将军,不可轻举妄动,唯恐中秦军的奸计也。”可是,赵括哪里听得进去,便又传出将令,使自己带来的将领,取代了廉颇时期的各级将领,使各级将士能和自己一心,共同全力与秦军决战。并传出将令:“秦军若是再来挑战之,必全力迎战,奋勇当先。若秦军败退,可乘胜追击,不得使秦军逃脱一卒一骑也!”

就在赵孝成王准备拜赵括为上将军,代替廉颇为将,征集倾国之兵与秦军决战的消息,已被范雎派往邯郸的探子探听清楚,便立即返回咸阳报知。范雎闻听心中欢喜,离间之计已初见成效,只要赵括能取代廉颇,长平之战已是胜券在握,于是,急急入宫拜见秦昭襄王,商议破敌之策。

秦昭襄王闻听心中亦喜之,不过,当闻知赵向长平再增兵二十万,心中惊惧,便对范雎说:“此次大战乃空前之举,非一般可比也。以王龁二十万力敌赵军四十余万之众难矣!”范雎说:“大王所言甚是也。臣以为,当暗中命武安君白起为将,替代王龁,命王龁为副将佐之。在征集二十万大军增援长平,方有必胜之把握也。”秦昭襄王闻听说:“丞相所言甚是也。”于是,一面召武安君白起入宫,拜其为上将军,秘密前往长平,替代王龁;一面传旨征召二十万兵马增援长平。并传旨:“有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之!”

再说白起率领少数将士悄悄地来到长平秦军大营,王龁见此心中欢喜,便将赵军的军事调动的情况向白起细述一番。白起闻听心中欢喜,然后又与王龁带领少数亲随,再次前往两军阵前察看。回到大营对王龁说:“赵括小儿果然只会纸上谈兵,不懂战场复杂,千变万化,不懂战事的变通矣!这四十余万赵军将士,必会断送在这赵括小儿之手矣。”白起并不急于同赵军决战,传令紧闭营门,一面等待后面援军的到来;一面暗中调兵遣将,准备与赵军决战。

当一切准备就绪,白起便命五大夫王陵,率三千秦军前往赵军大营挑战,以试探赵军虚实。赵括闻知秦军前来挑战,为了鼓舞赵军士气,亲自率二万精兵,出长平关迎战,赵括与王陵大战不过十余回合,王陵是力不能支大败而回。赵括是指挥赵军乘胜追杀,秦军是死伤过半,赵括是得胜而回。就在两军厮杀之时,白起与王龁站在大营的高处观望,心中欢喜说:“以此观之,赵军必败矣。”

赵括是初战获胜,乐得是手舞足蹈,设酒宴庆贺。然后,命兵士前往秦军大营下战书,欲五日后与秦军决战。白起看罢,便以王龁的名义批示:“五日后决战!”又传令:“秦军拔营后退二十里。”

赵括闻知秦军后退二十里,以为秦军胆怯,心中更加欢喜,对众将说:“赵军初战获胜,已是大挫秦军之锐气矣。待五日之后,与秦军决战之时,定要生擒秦军主将王龁,为天下诸侯留一笑柄哉!”然后,传令杀猪宰羊犒赏全军将士,以鼓士气,准备五日后与秦军决战。

秦军这边,待援军到来,安营扎寨后,准备已毕,白起便升帐排兵布阵。命五大夫王陵为先锋,率两万秦军列阵与赵军交战,只许败不许胜,只要将赵军主力引到大营之前就是首功一件。命裨将司马梗率三万将士,从小路悄悄地绕道赵军后面,断绝其粮道、水源。命中更胡伤率领三万将士,悄悄屯兵与长平关左侧,只等赵军攻击秦军大营时从左侧冲杀赵军,将其截为两段。命蒙骜、王翦二将各率精兵两万,在秦军大营两侧策应中军。白起自己与王龁坐镇中军大营,正面迎战赵军。

此时的赵括,对秦军的排兵布阵一无所知,还沉浸在首战获胜的喜悦中,幻想着一举击败秦军,活捉王龁,立下奇功。五日之后,赵括传令全军,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天亮之前出长平关,排兵列阵,迎战秦军。赵括命傅豹为先锋,率三万兵将前往秦军大营迎战。

傅豹率赵军直奔秦军大营,行了不过六七里之遥,便与王陵率领的秦军相遇,列阵相战。傅豹奉赵括之命,遇到秦军必奋力征战,便亲自挥大刀上前迎战。王陵也不甘示弱,亦崔战马向前,挺戈直取傅豹。二人大战二十余合,王陵便有一些力不能支,败退下来。傅豹见王陵虽为名将,却如此不堪一击,可见徒有虚名也,便指挥赵军追杀。王陵退了一程,见傅豹不肯再追,便反身杀回。傅豹见王陵又来战之,便崔战马再次迎战。王陵又败。赵括唯恐傅豹有失,便遣偏将王容增援傅豹。当王容来到阵前,只见傅豹大败王陵,杀得秦军四散奔逃,便一同与傅豹收兵,向赵括请功。

赵括闻知傅豹再次大败秦军,心中欢喜,对身边的将士说:“都说秦乃虎狼之师,勇猛无比,今日所见亦不过如此也。真不知老将军廉颇何故据守长平二年有余,不肯与秦军决战哉!”然后命大军拔营,准备向秦军大营进攻。冯亭闻知便劝阻说:“上将军,不可轻进也,秦人多诈,恐有诱吾之嫌矣。”赵括却说:“将军多虑矣。今赵军实力远在秦军之上,连连取胜,士气正盛,正是大破秦军之时,其多诈又有何惧哉!”然后,指挥赵军向秦军发起进攻。王陵见傅豹与王容率赵军追杀一阵,收兵而回,便收拢败兵,所率二万之众尚有一万有余,又反身杀回。当行至不过二里之程,便有兵士来报说:“前方赵括亲率赵军主力,已经近在咫尺也。”王陵见此心中欢喜,只要能将赵括引出,自己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便立即命兵士掉头回军。

而赵括闻知前方有小股秦军,岂能将其放过,立即指挥前面赵军,奋力追杀。王陵见赵军来的如此之快,便稍作抵抗,便败下阵来。赵军又是乘胜追杀,秦军损失过半。王陵率领数千败兵退到秦军大营,只见营门紧闭,无法进入,只好率残兵绕过秦军大营而逃之。

赵括指挥赵军来到秦军大营前,心中欢喜,便放过王陵不追,而是整顿兵马向秦军大营发起进攻。而秦军大营防守严密,又是闭门不战,赵括屡屡进攻,是损兵折将,效果甚微。于是,赵括传令,安营扎寨,并催促后军移营跟进。与秦军形成相持的局面。一连数十日,赵军屡屡挑战,秦军仍是闭门不战。

这一日,赵括正在率领赵军在两军阵前挑战,忽然有兵士来报说:“后军主将苏射身负重伤,在中军大营求见上将军也。”赵括不知出了何事,急急忙忙回到中军大帐,只见苏射是遍体鳞伤,血迹斑斑,惊惧的问:“后军出了何事?”苏射回答说:“末将奉上将军之命,拔营跟进,行至半路,被胡伤所率秦军截住,前进不得。吾奋力迎战,可是,秦军是几路兵马齐出,已将后军包围,进退不能。故末将突出重围,前来报知上将军矣。”赵括闻听大怒说:“胡伤有何能为!待吾率军返回,内外夹击,定将秦军杀个片甲不回哉!”于是,整顿兵马返回,力图与后军内外夹击胡伤的秦军。

可是,当赵括率赵军主力行至不过四五里时,只见从右侧杀出一支秦军,为首一将正是蒙骜,高声叫道:“赵括小儿,休要再行之,尔等已经中吾家大将军武安君之计,还不下马投降哉!”赵括闻听中了武安君之计,心中一惊:“难道武安君白起已取代王龁乎?”但自己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有些半信半疑。转念一想,就是武安君在此吾亦无所惧也。然后高声说:“休出狂言也!武安君不过徒有其名也,能耐我何!”说罢,驱战马,挺戟意欲迎战蒙骜。这时身边的偏将王容见此,对赵括说:“上将军息怒!此等无名鼠辈,何须上将军出手乎?待末将取其首级也!”说罢驱战马挺枪迎战蒙骜。二人在两军阵前厮杀在一起,大战而十余回合,未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