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战,韩、魏两国损失惨重,特别是韩国,暴鸢援魏失败之后,败退到启封,与大梁近在咫尺,不敢回国,便投入魏国。魏安釐王闻知心中欢喜,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便收留命为客卿。而韩釐王气愤之极,暴鸢及韩兵马,归者甚少,是损兵折将,又得罪了秦国,惊惧不已,唯恐秦军伐韩,急忙遣使入秦请和,表示愿意依附于秦。秦昭襄王见韩主动请和,便不追究其援魏之过,应允之。
魏安釐王闻知韩以附秦,亦惊惧唯恐秦、韩合兵伐魏,便暗中联络赵国,以共同抗秦。秦昭襄王闻知魏暗中附赵以抗秦,不由得大怒,便于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年),命白起为大将军率师二十万再次伐魏。
魏安釐王闻知秦军又来伐之,是惊恐不已,急忙召集群臣商议。相国孟尝君田文举荐暴鸢为大将军迎击秦军。暴鸢上次率领韩军援魏,由于一时大意,中了秦军的埋伏,故而大败。但对此败,心中不服,总想寻机败秦,以报复白起。这次受命,觉得是个好机会,便率领魏军二十万,前往秦、魏边界迎战。可是,魏军屡败于秦军,将士士气总是振奋不起来。两军相持不过数十日,便被秦军杀得大败,被斩首四万之众,损失惨重。而主将暴鸢见败局已定,无脸面再回大梁,便逃之夭夭,不知去向。白起却乘势,一连攻取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中阳(今山西中阳县一带)等四城。魏安釐王闻知魏军再次大败,只好遣使向赵国求援。此时赵惠文王也想趁机拉拢魏国,便应允援魏,命贾偃为大将军率师十万援魏。白起闻知赵国援魏兵马已出,唯恐腹背受敌,便撤兵而回。
而此时,赵国兵马已进入魏国境内。魏安釐王见此,便遣使入赵,向赵惠文王建议,赵、魏合兵共同伐韩,以惩治韩附秦之过。赵惠文王觉得兵马已出,与魏合兵伐韩,正是时机便应允,传旨命贾偃与赵合兵伐韩。于是,魏安釐王便依照相国孟尝君田文的提议,命司徒芒卯为大将军率军二十万,与赵合兵伐韩。
韩釐王闻报赵、魏合兵来伐大惊,便召集相国山阳君,及成阳君等群臣商议。成阳君历来主张和秦,便说:“以韩之力,敌赵、魏难矣。莫若遣使入秦求助,方能解危也。”群臣皆无良策。韩釐王便遣使赴秦求助。可是,秦昭襄王觉得,赵、魏伐韩,正好是坐山观虎斗,却不愿意出兵相助。赵、魏联军很快进入韩境,攻至华阳(今河南新郑市北),距韩都郑城已是近在咫尺。
韩釐王见战事紧急,再次遣使入秦求助。可是,秦昭襄王还是不肯出兵相助。韩釐王闻报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相国山阳君献策说:“臣请出一人使秦,必能使秦出兵相助也。”韩釐王闻听心中欢喜连忙说:“相国,既有如此能人,速速讲来。如今韩危矣,当速赴秦求助哉!”山阳君说:“大王莫急,此人乃老大夫陈筮是也。其与秦丞相、穰侯魏冉友善,若能为使赴秦,秦援必至矣。”韩安釐王连忙请相国山阳君前往家中去请。
山阳君来到陈筮家中,见其卧床养病,是欲言又止。陈筮将身子稍稍欠起身子说:“相国,朝中事务繁重,不知何事光临寒舍也。”山阳君思虑再三,叹口气说:“大王本有意召老大夫入朝议事,今见病情如此沉重,恐不可行也。”陈筮却说:“相国到来,必有重大事情,何不告知老夫,若能尽力,乃责无旁贷也。”山阳君这才不得不说:“今赵、魏合兵伐韩,已攻至华阳也。华阳若破,则郑城危矣,韩亦危矣。”陈筮闻听韩危,猛地坐起,焦急地说:“韩不能力敌,何不前往他国求救乎?”山阳君沮丧地说:“当今诸国,能救韩者,唯有秦也。大王已数次遣使入秦求助,而秦昭襄王不肯出兵相助也。大王知老大夫与穰侯魏冉相善,故因事情紧急,有意请老大夫为使入秦求助,不知能行否?”陈筮叹口气,勉强起身下床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夫虽万死,亦不可辞也。”说罢命家仆助自己穿好衣服,随山阳君入朝拜见韩釐王。
韩釐王见陈筮到来立即召见,看到其身体如此虚弱,尚如此关注韩国兴亡,非常感动,便备下厚礼财物,写好书简,命其为使入秦。相国山阳君一直将陈筮等送出郑城之外。陈筮等不敢耽搁,很快来到咸阳。但没敢直接面见秦昭襄王,而是先来到丞相府拜见魏冉。
此时,魏冉正在府中,见闻报陈筮到来,便迎于府门之外。待二人来到大堂坐定,魏冉便问:“看先生身体衰弱,何故千里迢迢到此乎?定是因韩战事紧急,韩釐王无奈,故遣先生为使也。”陈筮轻轻一笑回答说:“丞相所言差矣。韩之战事不急也。”魏冉摇头说:“先生非实言也。今韩君臣冠盖相望,翘首以待,屡来使告急,先生何以言不急乎?”陈筮仍是不紧不慢地说:“韩若是急之,则将变而佗从,附赵、魏也。故说不急,吾才至此求助于秦矣。”魏冉闻听心中一惊:“韩若附赵、魏,合纵伐秦,秦难敌也。”魏冉想到这里,便说:“先生随弟入宫,拜见大王,即刻发兵援韩如何?”陈筮便说:“秦若能兴兵援韩,韩必安心附秦,不会佗从于赵、魏矣。”
二人入宫拜见秦昭襄王,言援韩之急。秦昭襄王见魏冉决意援韩,便立即应允,命白起为大将军,客卿胡伤为副将,率师二十万援韩。穰侯魏冉与陈筮一同,随中军前往观战。
赵、魏联军正在猛攻华阳,魏军主帅芒卯与赵军主帅贾偃,闻知秦援韩大军将至华阳大惊,华阳韩军已疲惫不堪,不久必破,不甘心就此罢手。于是二人商议,兵分两路,芒卯率魏军迎战秦军,贾偃率赵军攻取华阳。可是,芒卯对白起虽然有些不服气,但魏军毕竟不是秦军的对手,两军相持二十几日,魏军损失惨重,溃败而逃,芒卯被俘。此战斩首魏军十余万。白起见魏军溃败,亦不追击,挥军直至华阳城下,与赵军大战。贾偃闻知魏军大败,芒卯被俘,大惊失色,知自己不是秦军的对手,便停止攻城,率赵军撤退。白起见华阳之危已解,便全力指挥秦军追击赵军。贾偃在指挥赵军渡河时,秦军追至,赵军淹死于河中二万余众,贾偃亦是渡河不成,被秦军俘获。
白起大败赵军后,便挥师攻魏,连取卷、蔡阳、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东),又攻取赵国的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等四城,紧接着,再次围攻大梁。魏安釐王见此,便遣使前往燕、赵求救。赵惠文王见魏使再次求助,虽有贾偃之败,但亦不能补救,于是命廉颇为大将军率师十万救魏。燕惠王闻知赵军已出,便命大夫剧辛为大将军率军十万救魏。
白起闻知赵、燕两国援军已出,便加紧了对大梁的进攻。魏将段干子见秦军攻势猛烈,大梁城是危在旦夕,便拜见魏安釐王说:“今秦军攻势甚急,大梁将旦夕可破也。赵、燕之军虽出,恐远水救不了近火矣。臣以为,莫若割让南阳,以请和,方能保大梁之安也。魏安釐王闻听,亦是自己担心之事,若能舍弃一南阳,而保大梁之安,亦是上策,便遣使入秦军大营请和。
这时苏代闻知,拜见魏安釐王说:“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大王使于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之地不尽,则不知己。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也。”魏安釐王听罢说:“是则然也。但事始已行,不可更矣。”苏代又说:“大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大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大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魏安釐王没有听苏代的劝谏,继续遣使前往秦军大营请和。
白起见魏使到来献南阳请和,便报知穰侯魏冉,对魏冉说:“大梁乃魏之都也,旦夕难破矣。末将闻知,赵、燕援军已出,今魏愿割南阳请和,莫若应之,以避赵、燕之师矣。”魏冉觉得白起所言有理,便应允言和,收南阳而撤兵。而此时,廉颇与剧辛率领的赵、燕兵马,距大梁甚远,当闻知,秦已收南阳撤兵而回,也只好各自撤军回国。
此次韩国在秦的帮助下,击退赵、魏联军,使韩安定下来。但韩釐王已是生命垂危,不久便故去,在位二十三年,太子即位是为韩桓惠王。
再说秦昭襄王自从即位以来,南破荆楚,东伐韩、魏,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震天下,可是自己心中总是有个结,难以解开,这就是西戎义渠之患。
要说秦昭襄王与西戎义渠的关系还得从头说起。在秦惠文王时期,义渠王经常率部众侵扰秦国,秦惠文王多次派兵征剿平乱,迫使义渠不得不臣服与秦,但是总是秦国的隐患。秦昭襄王即位之后,由宣太后主政。就在秦昭王登基大典之时,义渠王来到咸阳朝贺。宣太后见义渠王是身宽体魄,相貌堂堂,确实有西戎人那种凶猛豪放的气概,甚是喜欢,便私下设宴款待。
由此引出一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一段风流韵事。若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meinvmei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