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郤克伐齐晋复霸业
姬据惊梦病入膏肓
话说晋景公得知楚庄王故去,觉得是争霸中原的好机会,但征伐那一诸侯国,还拿不定主意。执政、中军将郤克极力主张先伐齐国,以报当初出使齐国受到的羞辱,晋景公便点头应允。
原来在周定王十五年(前592年)时,晋景公为了联齐抗楚,命郤克出使齐国。在前往齐国都城临淄的路上,郤克恰巧遇到了,也出使齐国的鲁国使臣季孙行父和卫国的使臣孙良夫,三人便一同来到了临淄,拜见齐顷公。齐顷公一看这三位使者,就心中暗笑。这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有点残疾,郤克驼背,走路还有点一偏一拐,季孙行父腿瘸,孙良夫是一支眼。晚上回到,齐顷公便将此事对母后萧同叔子说了。萧同叔子也觉得很有意思,便要第二天到大殿的幕后看看热闹。齐顷公第二天再次升大殿召见三国使臣,故意来了个恶作剧,命一有驼背的侍从引领郤克,一拐子侍从引领季孙行父,一独眼侍从引领孙良夫一齐上殿。萧同叔子在帷幕后面看罢,不由得哈哈大笑,使满朝文武也都笑起来。三人见被一妇人及齐国君臣如此嘲笑,不由得大怒,愤愤而退。特别是郤克,回到馆驿愤怒地说:“吾若不报此仇,今生誓不过黄河哉!”然后,回到晋国,便意欲伐齐。当时,士会为执政、中军将,认为楚强又和于齐,若伐齐,楚必助之。伐齐的机会尚不成熟。因此,暂时放弃了伐齐的想法。而今,楚庄王故去,楚必无力助齐,便有了伐齐的机会,郤克当然不会错过。于是,便于周定王十六年(前591年),晋景公亲征,与郤克率大军伐齐,兵至阳谷(今山东阳谷县北)。齐顷公见晋国大军突然杀来,又没有楚援,哪里还敢抵抗,便遣使求和,齐顷公被迫在齐国缯地(今山东阳谷县附近)与晋景公会盟。晋景公见齐顷公既然已经臣服,便撤军回国。
齐虽然暂时臣服于晋,但齐顷公从心里并不服,便暗中准备力量,扩大自己的势力,意欲与晋、楚争霸。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春,齐顷公经过二年多的准备,亲率大军征伐晋国的盟国鲁国,鲁成公率领鲁军奋力抵抗。这时鲁国的盟国卫,见鲁国危机,卫穆公便派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四人为将,助鲁攻齐。结果,卫军被齐军打得大败。鲁、卫两国都不是齐国的对手,唯有向晋国求救。卫穆公派遣孙良夫为使向前往晋股哟,鲁成公派遣臧孙许为使也前往晋国求救。晋景公见到二国使臣前来求救,正好借机惩罚齐国,便决定立即兴兵援救鲁、卫两国,这正好符合郤克力主伐齐的心意。于是,晋景公命中军将郤克为帅,上军佐士燮(士会子)、下军将栾书、司马韩厥为副,卫国的孙良夫、鲁国的臧孙许亦随征,率战车八百乘,甲士二万,向齐国进发。
鲁国的鲁成公得知晋援军到来,便命上卿季孙行父率鲁军与晋军相会。齐军闻晋军到来,便撤退至莘邑(今山东莘县一带),晋军追至莘邑。齐军又退,再退,直退到晋军直到靡笄山(位于今济南市南,为泰山北部余脉)脚下,才止住脚步,安下大营。而晋军也追至靡筓山,与齐顷公率领的齐军对阵相持。
此时的齐顷公已不是二年前了,终于敢与晋军对阵,不甘示弱了,特别是最近战胜了鲁、卫两国,士气正盛,如今又将晋军诱入齐国腹地,有了必胜的把握。于是,六月十六日遣使向晋军挑战,对郤克说:“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郤克回答说:“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指齐国)朝夕释憾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使依齐顷公之意回答说:“大夫之许,齐君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六月十七日,晋、齐两军对阵于鞌地(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于是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鞌地之战”。此战的结果是齐军大败,齐顷公自己险些被俘,多亏与车右逢丑父更换了衣服,才得以逃脱。郤克率领晋军乘胜追击,直攻至马陉(今山东青州市一带)。齐顷公无奈只好遣正卿国佐(即国武子)为使,携带厚礼前往晋军大营请和。郤克见齐使前来请和,便提出了两个非常苛刻的条件:“一是要求齐顷公之母萧同叔子,前往晋国作人质;二是要求齐国‘尽东其亩’,使晋国的车辆进出齐国方便。”如此条件,遭到齐使国佐的拒绝。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和卫国的大夫孙良夫也觉得这两个条件过于苛刻,便劝说郤克放弃这两个条件。郤克只好放弃。这样,齐国将夺取鲁国的汶阳(今山东泰安市汶阳镇)之田皆归还给鲁国,然后,在齐国的爰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一带)会盟后,郤克率晋军班师回国。后来,齐顷公入绛都朝见晋景公时,将朝见周天子所用的玉圭奉献给了晋景公,有尊晋景公为王之意。晋景公当然不敢妄自称王,但满足了其称霸天下的心理。
此时的楚国,楚共王年幼,朝政皆由令尹子重掌握,见晋伐齐大胜,齐附于晋,哪能甘心,便于当年联络蔡、许两国进攻鲁、卫两国,以使齐国脱离晋的控制。当楚令尹子重率领三国联军,攻至鲁国的阳桥(今山东泰安市一带),鲁成公无奈便以匠人、女工、织工各一百人,贿赂子重请和,子重应允。为了显示楚国的霸主地位,遂召集鲁、宋、陈、卫、郑、齐、秦、蔡、许等国大夫于鲁地蜀(今山东泰安市一带)会盟。
晋景公见楚国与各国主盟,并没有立即与楚国争锋,而于周定王十九年(前588年)对内进行了改革,建立六军制(上、中、下与新上、中、下)。郤克将中军,荀首佐之;荀庚将上军,士燮佐之;栾书将下军,赵同佐之;韩厥将新中军,赵括佐之;巩朔将新上军,韩穿佐之;荀雅将新下军,赵旃佐之。
周定王二十年(前587年),郤克病故,栾书接任,为执政、将中军,赵同接任栾书将下军,郤錡(郤克子)为下军佐。
周定王二十一年(前586年),郑悼公新立,弃楚亲晋。晋景公借此良机召集齐、鲁、宋、卫、郑、曹、邾、杞等国于郑地虫牢(今河南封丘县北)会盟,以便确立晋国的霸主地位。同年,周定王病故,太子姬夷即位,是为周简王。
周简王元年(前585年),郑悼公仅在位二年便病故,弟姬睑即位,是为郑成公。
当年,晋景公将都城由绛迁至新田(今山西侯马市一带),称为新绛。
就在晋、楚激烈争霸之时,南方的吴国开始崛起。周简王二年(前584年),楚令尹子重兴兵伐郑。新即位的郑成公,遣使向晋求救。晋景公亲征,率领各诸侯国兵马共同救郑,楚军退兵。晋景公又借此良机,召集齐、鲁、宋、郑、卫、曹、莒、邾、杞等国国君在卫地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会盟。而就在会盟之时,楚国遭到了吴国的进攻,子重、子反率领的楚军大败,已无力再与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