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处理牡蛎(2 / 2)

老三不由的想起初中读书的那些日子。

农村的初中,每天都是有早晚自习的。每天早晨五点多,老三便要爬起来,揣着几个馒头就出门了,一路披星戴月往学校赶去。老三初中是在庞村读的,一早一晚都要走路十多里。还好年轻的老三身体好,连走带跑,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到。

老三看着东方的启明星,不由想起那些年路边的霜,路边草丛里的鸣虫,还有那冬夜惨白的月。

一边回忆往事,一边走,不多时,便到了海滩。

老三习惯性的摇摇脑袋,仿佛把往事抖落。

活在当下,老三咧了咧嘴,告诉自己。

今天老三的计划是尽可能多的采集贝壳,牡蛎,看这几天天气应该还可以,晒干,然后储存起来。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

老三手脚麻利,不一会便采了满满一筐的牡蛎。

坐在一块岩石上,老三歇口气,然后,又叹了口气,打开牡蛎,开始了今天的早餐。

这玩意啊,真是越吃越难受啊。偶尔吃几个还可以,可真的一日三餐,老三真受不了。

估计老二也受不了,这吃货早晨没有跟来,估计就是吃够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老三听到老二蹑手蹑脚的走过来。

这是老二常用的伎俩,走过来,然后在老三耳朵边一阵大叫。这也是跟老二学的。

老三一个转身,手掌竖起,仿佛交通警察指挥交通,stop。

老二,耳朵立刻耷拉下来。这货,心真大,还有玩的心啊。

老三背着满满一篓子牡蛎,找了个向阳的石板坡,把牡蛎一个个剖开,晒在石板上。

农村孩子,啥都会。以前老二在村后的河里捉到了鱼,吃不完的时候,便是这样,开膛剖腹,涂上盐,晒几个太阳,做成鱼干,便能长期储存了。

在老三心里,腌好的小鱼干,用油煎到两面微黄,夹在刚出锅的馒头里,那是无上的美味啊。

可惜现在没有盐,老三想。

等食物储存完毕,下一步就要晒盐了。不然,成白毛女,可不是好事情

晒好牡蛎,老三想还要再编一个鱼篓,这样,下次可以让这货驮着,一边一个正好。

说干就干。

老三往山上爬去。路过那篇桃树林,老三找了几个,照例和老二分了吃。这桃子又小,味道又寡淡,又没有热量,连充饥都有些困难。

到了柳树林,老三手脚麻利,不一会又编好了一个鱼篓。

中午又吃了几个桃,太阳火辣辣的很厉害,估计出去一会,皮都能晒爆了。老三只得回到石壁下,午休。老二这货,倒是不见了。老三也不担心,这小岛就这么大,还能丢了不成。

刚刚睡着,郭老三正在梦里吃小鱼干夹馒头呢,老二一阵大叫,扯着老三的t恤就往外走。

还没走到上午晒牡蛎的地方,就闻到一阵阵臭味。

老三走过去一看,这可不好,牡蛎都臭了。

原来海鲜还不能这样处理啊。

老三想了想,哦,舌尖上的中国里,这玩意应该需要先过水绰一下。

可老子现在哪里有锅子啊。

老三想了想,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如果不解决锅子的问题,那么牡蛎储备只能是一句空话。

说干就干。老三开始了造锅子的探索。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egegengxin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