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香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众才子们闷头苦想,想做一首好诗好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王维他们对于作诗作词没什么兴趣,所以气氛稍显愉悦,只是,那赵婉灵一直不停的叽叽喳喳,吵的王维直头疼。
皇上见此呵呵一笑道:“舍妹不懂事,还请王兄不要见怪。”
王维闻言,摆了摆手说道:“王兄王兄的叫着,未免太过生疏,你我一见如故,相见即是有缘,不用在乎这些礼节,你我之间,直呼姓名即可。”
李思琴听到此处,心里特别紧张,暗骂王维不懂规矩,什么话都敢说。可是,皇上却很受用,他早就不习惯这么正式的谈话了,本身就是一个贪玩的性格,还要装作很懂的样子。
王维是虽然身处古代,但他在前世是另一种生活习惯,对于古代这一种尊卑观念,心中还是有些抵触的。虽说入乡随俗,王维又知道皇上的身份,但是心里的那道坎,却怎么也过不去,所以在以前,他也尽量避免和这些所谓的大人物产生交。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必须进入朝堂,也必须和这些人打交到,趁现在还不知道皇上的身份,不占点便宜,怎么也说不过去,而且说不定,以后就是知道了,还会有优待呢。
皇上很受用,他问道:“你感觉今天是谁会胜出呢?”
“管他呢,看下去不就知道了。”王维说道。
实际上,这些才子都知道今天的诗会,毕竟是三年才有一次,除非不以科举为目的,就像王维一样。
为了今日的诗会,可以说这些才子们,早在来这里之前都准备好了佳作,刚才所作,也只是像征性的互相认识一下,这也是为什么武义和刘浩然一直表现平平的原因。
再天才,他们也不是王维,有前世的外挂,一首佳作问世,少则一两月,多则几年都有,君不见前世的李白,到死也就那么几首,如果他首首都是佳作,那流传下来的,就不只那些了。
虽都有腹稿,但是装模作样还是样的,这也是王维称他们为伪君子的原因之一,明明已经得前写好,还偏偏说是自己现场创作。
“在下写完了。”
“在下也写完了。”
“哈哈,这一首,我甚是满意啊,超过我以往所作。”
众才子们开始陆续的写完,每一个的表情,都是相当的满意,看来,是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信心。
“诸位,谁先来呢?”有位才子问道。
“这有什么,大家平时切磋诗文也是常事,现在既然都已经写出,那何不一起?”
“有道里,在这里也有这画舫的花魁,还在这金陵城的诸多小姐,她们自然也有鉴别的能力,大家何不交由他们来品评一番?”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这时候,武义也站了出来,他说道:“各位,李思琴李小姐,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她的才学不输在场任何人,就由她来做个见证人如何?”
“可以。”
“如果是李思琴小姐,完全没有问题。”
众才子的反应,让王维很是诧异,他没想到这李思琴真这么出名,连金陵城以外的才子都听说过,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
“小女子何德何能,还请诸位另请高名。”李思琴推托,为这些才子品评,非德高望众之人,哪个敢揽这种活?
“叫你去,你就去呗,又不是你自己主动的。”王维随口说了一句。
不过他的话却得到了众人的赞同,纷纷表示没问题。李思琴推脱不过,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李思琴一首首的诗念下去,每年一首,就能换来那些女子的窃窃私语,有好有坏,胜者脸带微笑,败者也没多少沮丧,能和这些才子切磋,对于有些人来说,就已经是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