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嫡长子(2 / 2)

叹三芳 福白 4039 字 2017-09-29

余夫人点头道:“我竟忘了这事,由他罢。”须臾,大爷余晋进屋来,余晋生的不如余旻清俊,倒与余子琰有几分相似,脸略方,浓眉大眼,唇阔而薄。

余晋于读书上天资也差了些,奋力考得举人功名之后便谋了大兴县教谕一职,虽为嫡长子,却温厚平和,余老爷常感叹这个大儿子持家守成有余,发扬光大不足,平日里不甚理会他。

余晋随意着一件石青色暗纹团花锦缎棉袍,进得门来,唤声太太便坐在余夫人下首。余夫人冲立春一个眼神,立春会意,带了丫鬟们退出,余夫人颤声道:“好叫你们知道,你妹妹升了太子才人了。”

余晋原本靠在椅背上,此时腾地一声站起来:“太子才人!是几时的事?”余夫人满面笑容的道:“方才王姨妈来告诉我的。”

便慢慢的将王氏所说之事说与余晋夫妇听,秦氏虽猜到是与余子琰相关,却不意竟是如此喜讯,自觉喜从天降,眉花眼笑道:“常听人赞琰妹妹端庄娴雅,贵人面相,只恨我进门晚了,不曾见得一面。而今琰妹妹吉人天相,福泽深厚,日后指不定还有福气能见一面呢。”

余夫人满面笑容道:“你倒想得长远!有那一日也是几十年后的事,只怕我是熬不到那日子了。”说着触动心事,红了眼圈,低头拿衣袖去拭眼角。

秦氏连忙劝慰道:“太太先莫只顾着欢喜了,这么大喜的事儿得要赶紧告诉老太太和老爷知道才好。”

余夫人从鼻子“哼”了一声,冷笑道:“可不是,让人先去看看老太太跟前都有谁,待人都齐了咱们再去,琰儿能有今日全赖他们帮衬,可不得好好谢谢人家哩。”

一抬头只见余晋仍旧呆站在地上,脸色凝重,殊无半点喜色,诧异问道:“你妹妹有这样的喜事,莫非你不欢喜?”

余晋被他娘一问,回过神来,欲言又止,想一想便堆出笑脸道:“我自然是欢喜的,儿子这便去禀告老爷。”余夫人始觉身心舒泰,点头不已。

余晋来到余老爷书房外,远远地便听得里面余老爷高声道:“甚好,照此行文,想来你今科无不中的道理。”欲待进去,心下又有些忐忑,徘徊至窗前。

他探头一看只见余老爷坐在案前,手拿一卷文章,正摇头晃脑的吟读,面有得色,余旻低首敛眉垂手侍立一旁。

余老爷一眼看见余晋在窗前,便颔首问道:“你今日不去点卯?”余晋忙躬身回道:“儿子今日沐休,太太方才得了个好消息,要特意来告诉老爷知晓。”

一面说一面转到门口,跨进屋,将余夫人所言细细转述一遍。余老爷听了先而大喜,继而沉吟,脸色时明时暗,良久方叹道:“如此却是福祸难料了。”

说罢拿眼来回打量余晋余旻二人一番,道:“你们也说一说此事当如何。晋儿,你且说说看。”

余晋不堤防他老子有此一问,呆了一呆,答道:“二妹妹有此造化,自然是我阖府的福泽,即便现在品级低些,来日方长未必没有出头的一日,只盼她平安无事。”

余老爷弗然变色道:“你日日在衙门点卯,当真除了教授学业,朝堂之事竟一些不知?”

余晋嚅嗫:“二妹妹孤身在深宫里,一个人也指望不上。”

余老爷听了大怒,伸手一拍案面,斥道:“糊涂!宫女采选哪个不是孤身入宫,乃朝廷祖制,人人皆是如此,岂容你置喙。你即为嫡长,凡事自当以兴旺家业为念。如此柔茹寡断,作何道理!”

余晋低头不语。余旻一旁朗声说:“儿子听大哥的话倒也有一些在理。”

余老爷“咦”的一声,转头看牢了余旻口中道:“他有甚在理?你倒说与我听听。”

余旻不慌不忙的道:“大哥方才言道二姐姐的造化是我余府的福泽,儿子以为是正理。”

说到这里停住,看一眼余老爷,只见他面色沉郁,嘴角紧闭,深不以为然的样子。

余旻接着道:“老爷定是虑着福祸双至,其实不然。天子家事,百姓不敢妄议,儿子这里有一句话,请老爷思量-我朝自始皇帝开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非元后所出而承继大统的有几位?”

余老爷闻言一惊,瞪着余旻,半晌无语,忽然眼中精光一闪,仰起头哈哈一笑:“吾儿之言甚妙,却是我想左了,只看到眼前的情形,倒忘了老祖宗的“孝悌”乃治朝之根本,千秋万世不变的。”

他说完立起身来,伸手抚住余旻的肩膀,赞道:“我像你这般年纪时,尚不能如你这般略窥朝堂之事。你既有此心,便当勤奋攻读,以图早日入仕,若你姐姐真有那个造化,朝堂之上也有个兄弟好照应。”

一回头看见余晋面色平和,兄弟被父亲如此夸赞他倒丝毫不以为忤,心中熨贴。

便温言对余晋道:“兄友弟恭,百福咸臻,日后你便是这一家之主。如今看来你妹妹与兄弟皆是有造化之人,只要你们兄弟姊妹几个友爱和睦,齐心协力,光宗耀祖也只待时日而已。”

余晋余旻两个惟满口答应。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