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知人善用(2 / 2)

而前方。已经响起了激烈的枪声。不用想。前方的尖兵已经和日军的搜索小队接上火了。

三里地的路程。如果是在平坦的道路上。也就十來分钟的事情。但丛林里道路狭窄。士兵很容易形成拥挤。根本不可能完全跑开。就算是特战师的部队训练有素。形成拥挤的局面并不会太多。但推进两里地依然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

日军搜索小队只不过十几个人。面对强悍的空降旅。这点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到一分钟就被全歼。但动用了武器。也会给前方的敌人一个警醒。所以。最后一里地的距离只能是强攻。

部队开始变换队形。前方的队伍分流进入左右两侧的丛林。快速向两翼渗透。虽然丛林里荆棘密布、灌木丛生。但好像对他们的速度并沒有多大的影响。前方一排队员手持丛林砍刀。一路狂劈。快速地开出一条条的路來。

虽然看似进入丛林之后。人头攒动的部队有些混乱。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部队呈斜线摆开。四十五度平行向前推进。而且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是三人一组。就算前方开路的士兵。身后也随时有两个士兵持枪警戒。保护开路队员的安全。身后的部队也是每三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形成前三角或后三角冲锋队形。

整个队形疏密有致。整体散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密集火力的杀伤。前后呼应。以保证冲击的连续性。所有的士兵都是低姿、高速冲击的姿态。

两翼布置开后。道路上的士兵开始全速向前冲锋。两翼的部队紧紧跟随。形成箭头之势。直插前方。

所谓的“箭型攻击阵型”依然是林总的三三制为主导。但林总的三三制讲究散得有型。箭型攻击阵型却突出在这个“箭“字上。以大部分的兵力组成箭杆。推动部队高速向前冲锋。并且这种冲锋一旦开始。不达目的就不会结束。坚强有力的箭杆会推动前方的箭头、箭簇不断向前冲锋。

更的宛江上。一座树木临时搭建的浮桥已经架起。日军推着单车呈两列队形。快速奔跑在浮桥上。对岸等着过桥的日军还密密麻麻的根本看不到底。不知道还有多少人。

浮桥是简单搭建的。成排的大树上方铺上两条木板甬道。人走在上面都东倒西歪的。骑行自然是不可能。好在现在是枯水季节。水面积不宽。只不过三百米左右。日军选择过江的地形也是相对宽阔的。所以水流也不是很急。

日军其实也沒有蒋浩然想象的这么快速。到达江边也是昨晚上半夜的事情。自行车虽然比步兵的速度要快。但基本上后座都满满地携带着弹药、给养、轻重机枪。甚至是小口径的炮火。一个在前面扶。一个在后面推。速度其实也快不到哪里去。不过。日军的体力不会消耗得太大倒是真的。而且也可以保证部队短时间有充足的给养。

从上半夜搭建浮桥。下半夜开始过江。日军现在其实也只有约一万的兵力成功过桥。至于刘豹发现的五十里开外的日军。完全是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牟田口廉也中将派出的前锋突击队。兵力约一千余人。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meinvmei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