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龙凤呈祥弄玉成仙
思恋爱女穆公升天
话说萧史与弄玉夫妻二人和睦相处,亲密无间。转眼之间已经数月过去,到了春暖花开之时。这一日夜晚,月圆高挂,群星密布,夜空景色迷人。夫妻二人相互依偎在凤楼栏杆之上,笙、箫合奏,音色优美和谐,在空中飘荡。
待合奏之后,萧史又独奏一曲,更是美妙动听。可是,弄玉却从来没有听过此曲,便问:“夫君所奏,乃何曲乎?竟如此优美动听也。”萧史看着弄玉笑着回答说:“此曲名曰《来凤曲》也。”弄玉闻听不乐说:“如此优美之曲,何以不叫为妾乎?”萧史连忙笑着说:“爱妻勿怒也。今日便欲教之,亦不晚也。”弄玉闻听心中欢喜。以弄玉之聪明,此曲虽有些难度,但用不多时,便已学会。然后,夫妻二人一个用笙,一个用萧,合奏此曲,更是优美至极。
此时,虽已是子夜之时,但夫妻二人皆无倦意。当将《凤来曲》奏完第三遍时,只见一只紫凤从天而降,落在凤楼左侧,弄玉看到感到惊讶不已。过不多时,又有一条赤龙也从天而降,盘在凤楼的右侧。再看凤楼四周是五彩缤纷,霞光笼罩,耀人眼目。弄玉更是感到惊讶。这时,萧史站起身来,拉着弄玉的手深情地说:“爱妻,实在不能再相瞒也。吾本是上界仙人,上帝以人间史籍散乱之因,命吾下界整理之。因此,于周宣王十七年(前810年)五月五日,降在周地萧氏家中,取名为萧三郎也。直至周宣王末年,史官失职,史籍散乱,吾便连缀本末,把典籍之遗漏如实补齐。周宣王以吾有功于史,遂称之为萧史也。若论之,自周宣王之时起,至今已历一百八十余年矣。周宣王之后,上帝命吾为太华山之主也。今上帝言之,吾与爱妻有夙缘,故而以音律、萧声做媒,方与爱妻结成这美好婚姻也。数月以来,你我夫妻恩爱,快乐以极,然而,人间虽好,终不是久居之地矣。今一龙一凤自天而降,来迎接你我夫妻二人,同入上界,此乃上帝之意,望爱妻随夫君同往矣。到那里,将永远相依,亦无生、老、病、死之虑也。”当弄玉听罢萧史之言,反不感到惊讶,因为,弄玉早就意识到,萧史绝非人间凡人。但如今萧史让她马上离开秦国,随其前往上界成仙,又有一些犹豫,便对萧史说:“夫君,妾与之相处数月,知非人间凡人也,随君同往上界为仙,乃妾之心愿矣。然而,一旦离去,恐无再回人间之理也。若如此,岂不使妾之父母急乎?因而,妾以为,若能再见父母一面如何?”萧史闻听连忙阻拦说:“爱妻所言虽然有理,但不可行也。可知若升入上界,便为仙者,当抛弃世间俗念,不可眷恋父母之情。爱妻若泄露天机,必会触上帝之怒。如此,不但你我皆不能入上界为仙,还要将降祸于秦国,必使庶民百姓不得安宁也。”弄玉听罢,无可奈何,心情悲痛,不觉落下泪来,又对萧史说:“如此,就依夫君之意,如今离去,不能再见父母一面,乃终生憾事也。”萧史连忙擦去弄玉的泪水说:“爱妻勿要哭泣也。待升入上界为仙,就再也无人间烦恼之事也。此乃正是午夜之时,万不可失此良机,速速随为夫下楼,乘龙凤而去也。”弄玉无奈,只好跟随萧史下了凤楼。萧史先将弄玉扶上紫凤,然后,自己跨上了赤龙,只见一龙一凤,腾空而起,直上云霄,五彩缤纷的霞光,顿时消失在夜空之中。
此时的秦穆公,正在睡梦之中,只见一道五彩缤纷的霞光从眼前闪过,忽又听到凤鸣之声,自己还以为是在做梦。待到第二日清晨,有内侍来报说:“昨夜子时,有人看到一龙一凤从天而降,落于凤楼之旁。后来,不知何人乘其而去也。”过不多时,又一内侍来报说:“弄玉和萧史夫妻二人皆不知去向也。”秦穆公闻报,不知出了何事,便急急来到凤楼之上,果然不见弄玉与萧史的踪影,便唤来宫女查问,昨夜之事。那宫女回答说:“昨夜小姐与姑爷,在楼栏之上,相互依偎,笙箫合奏,后又听其谈起升入上界成仙一事。忽见一龙一凤从天而降,霞光四射,炫人眼目,不觉,眼不能睁开,身亦不能动也。以后,不知那龙凤何时而去矣。”秦穆公听罢宫女之言,顿觉惘然,不由地叹息说:“对于神仙之事,寡人素来不信也,今日之事,果然是真焉。倘若此时亦有龙凤前来,迎寡人升入上界为仙,寡人亦会抛弃这山河社稷,随之而去矣。”
后来,秦穆公总是挂牵着弄玉,总想把这事弄明白,便遣人前往太华山寻访弄玉、萧史的踪迹。那些人回来报告说:“查遍太华山,皆不见其踪迹也。”秦穆公无奈,便命人在凤楼之旁,修筑一座凤女祠,以表对爱女弄玉的怀念。然而,在凤女祠中,时常有笙箫之声传出,世人无不称奇也。
秦穆公自从修完凤女祠后,更加思念爱女弄玉,不由地产生一种超凡脱俗之心,无意在理政事,每日在雍宫之内安心静养,将所有的国政之事,皆委于世子赢罃,以及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等。
当时,秦国有三位有名的贤人,乃是子车氏三兄弟。长者,名叫奄息;次者,名叫仲行;三者,名叫碱虎。此三兄弟,不但博学多才,而且待人和善,扶助贫弱,深受秦国庶民百姓之爱戴,被人们称为“三良士”。当孟明视闻知此三人之事,便向秦穆公推荐。秦穆公闻听非常高兴地说:“既有如此贤德之人,亦当用之。”然后,传旨将三兄弟召入宫中,拜为大夫,并赠送给三人许多钱粮器物。自此,秦穆公凡有宴请客人等重大事项,皆召三兄弟相陪。因而,时间一久,君臣之间的感情愈加亲密。有一日,秦穆公心血来潮,便宴请文武群臣,必知不觉喝的酩酊大醉,便手持斛来到车氏三兄弟面前说:“寡人与三位爱卿,真可谓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也。生,同欢乐;死,同悲哀也。但不知,以后可与寡人同生共死乎?”子车氏兄弟三人见秦穆公已醉,便敷衍说:“臣等愿与主公同生共死也。”秦穆公听罢,哈哈大笑说:“既然三位爱卿愿同寡人同生共死,待寡人百年之后,便可随之去也。”说罢,又将斛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那斛摔在一旁,便醉卧不能再起。孟明视见秦穆公醉到如此地步,便命人将秦穆公扶回休息,其他群臣各自散去。
由于秦穆公怀念爱女弄玉,意志消沉,终日饮酒,再加上年迈,身体日渐衰弱。在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春二月的一天傍晚,秦穆公再次来到了弄玉所居的凤楼之上,斥退内侍,独自一人依卧于凤楼栏杆之旁,更加思恋爱女弄玉,便不由自主地向与之相对的凤女祠望去。这时,又感觉到了从凤女祠内传出的美丽动听的笙箫合奏的乐曲。再仔细听之,与往日听到的大不相同,更加优雅动听,顿觉得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因而是越听越爱听,不舍离去,不知不觉昏昏睡去。
这时,秦穆公猛然看到,一阵五彩缤纷的霞光从眼前闪过。过不多时,只见萧史骑着赤龙,弄玉乘着紫凤,从天而降,来到自己面前。秦穆公见此,连忙站起身来,迎向前去。萧史先从赤龙背上下来,又扶着弄玉从紫凤背上下来,来到秦穆公面前。只听到弄玉说:“父君,一向可好乎?久在人间有何乐趣也。今日女儿奉上帝之命,接您升天为仙,何不跟随女儿前往广寒宫一游,岂不乐哉!”秦穆公听罢万分高兴,连忙说:“为父所思念者,唯女儿也。若能同女儿一样能升天为仙,寡人已无所顾及也。若能同女儿前往广寒宫一游岂不乐哉,有何不可乎?”于是,在萧史、弄玉的搀扶下上了紫凤背,然后,三人乘龙凤而去,同赴广寒宫游玩。
当秦穆公跟随萧史、弄玉来到广寒宫游览观赏,心情更加舒畅,只见那里的亭台楼阁,更加宏伟壮观,远胜雍都百倍矣。但是,尽管美景壮观,却不见游人,只觉得寒气逼人,浑身上下清冷彻骨,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这时,秦穆公猛然惊醒,待睁开双眼,见到自己仍依卧在凤楼的栏杆之旁,萧史、弄玉以及广寒宫皆不见踪影,才知是一场梦。秦穆公站起身来,用手揉了揉双眼,心想:“此乃梦乎?还是弄玉奉上帝之命,托梦于寡人乎?惜哉!若此梦不醒,亦是寡人之愿也。”
此时,几名内侍远远地看到秦穆公慢慢站起,便急忙来到近前,欲扶起其下凤楼。但只见秦穆公脸色惨白,浑身无力,便惊惧地问:“主公何故,脸色如此不好也。想必是受了寒疾,速速回宫修养之。”秦穆公却毫不介意地说:“尔等勿虑,寡人无疾也。”便将梦中之事向众内侍叙述一番。然后又说:“如此观之,弄玉奉上帝之命,欲召寡人升天为仙也。寡人恐将不久于人世矣。”众内侍见此,将此事岔开说:“主公,天色已晚,请速速回宫休息也。”秦穆公站在凤楼之下,仍不愿离去,但确实感到了寒意。无奈只好在众内侍的搀扶下,离开了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