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帮忙宣传一下,点个收藏,老三拜谢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菊子
是日清晨,陈伯康精神抖擞的从屋外回来,青春阳光之气更是把屋内的妩媚,娇艳之氛围一扫而空,引来几女的瞩目而视。他得意的做了几下拳击动作,然后哈哈一笑,上前将安洪霞搂腰一抱,在她的嘴上做了个‘吕’字。
安洪霞拼命的反抗,在他的背上使劲拍打,等他松开欲要再次反击时,人已在哈哈大笑声中逃之夭夭的到楼上洗浴去了,气恼的往凳子上一坐,不满的看了张引娣一眼。昨晚,虽然答应了他,也在事后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可心里依旧是觉得恶心,难受。特别是一看到这个张引娣,就泛起说不出的反感。
张引娣知道安洪霞不满意自己,也知道她在气头上,反正是抱定不招惹你,不做错事,不主动揽事,更不多言多语,吩咐了就做,还要做好,做漂亮,让人挑不出漏来。自己跟他的事还没有挑明,继续保持低调就好了,不然,辛辛苦苦花了这么大的心血,引来众怒,那就坏了事,也太不值当了,且后果也不是自己能承受的。
张英对昨晚的声音很生气,很无奈,也很害羞,最近得到通知,让她接受新的使命,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协助王守业的行动。这个突入其来的奇怪命令,让她一下就傻了眼,以前是影响,现在是协助,还不能暴露身份,怎么办?自己的一切行径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特别是这个安洪霞就像防贼一样放着自己,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实在是太困难了。
家中之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陈伯康感到了心情轻松,也很兴奋。难得的开始恢复期往常的生活习惯,即便早晨的天气还比较冷,一番运动下来,让自己精神气爽,浑身透着舒坦劲,每个毛孔都像在呼吸一般。
昨晚,他回到主卧,安洪霞竟然依旧没有入睡,让他感到汗颜,心中责怪自己太过分了。随后,她示好的对她说起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引起了她的兴趣。
“呃,那个红霞啊,我跟你说个事啊,我怀疑她是日本人。”
“什么!日本人?怎么可能!她不是跟了你和原先那位很长时间了吗?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呃,这个,....啊,....我就是感觉,对,就这个意思。”
“快说!吃都吃了,还遮遮掩掩的干什么。”说着就在他的肋部使劲揪了一下。
陈伯康觉得自己有些多嘴,这样受罪怪不得任何人,要怪自己只有怪自己,“咳,是这样的。我呢,嗯,不是跟她那个吗,咳,......”
“你还有完没完,一直咳着很舒服吗?快点说,别结结巴巴的!”
“是。我再跟她那个的时候,到她最兴奋的时候,她嘴里叫的是呀美,呀美,呀美的,让我听起来感觉就像是日语里的‘雅美蝶’一样,两次的发音都一样,而且在发出这种声音的时候,好像是故意在压着自己的嗓子,强烈的控制自己精神状态。”
“是这样啊,那她是不是在床上很兴奋,很厉害啊!让你流连忘返,舍不得从她身上下来啊,觉得一旦下来就会像丢了魂似的。”
“啊,你不说好像还真这么回事。哎哟,你干嘛又揪我。”
“你是不是觉得那个老表子比我舒服啊。”
陈伯康一听就知道她在吃醋了,又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好向她认错道歉,表示今后一定不会对那个女人好,这才转回了正题。
“红霞,你说如果她真是日本人,会是谁的人,这么处心积虑的对付我,又是什么目的,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那天晚上的事,偏偏最近才这样做?我们又该怎么办?”
“抱着我。”陈伯康依言轻轻的搂抱着她。
“抱紧点!不会累的连这点力气都没了吧。”陈伯康闻言尴尬至极,心中苦笑着将她紧紧地抱住,还用手指在她的花房上揉捏了几下,引得她不满的嘟嚷了几句。
“如果你的判断没错,我怀疑她是一个长期潜伏在上海的日本特务,只有等到需要的时候,才会被使用,像她这种日本特务在中国不在少数。我曾经看到的一份英国报道,说以前日俄在东北发动战争的时候,日本有大量的女性特务渗入到俄国的部队和所在的城市,俄国被打败就有他们的功劳。这些女特务有一个统一的代号,称之为‘菊子’。”
“你是说她也有可能是一个菊子。”
“去,别乱摸,就知道让我生气。”她用后肘向后顶了一下,见他老实了,才继续说,“当然有可能,在淞沪开战的时候,在上海就抓捕了多名日军女特务,像南造云子这类的很少,因此,我估计这个人应该是一般的,不会有多大本事,只是她的这个身份让我们有些忌讳,动了她就会暴露我们。”
“嗯,听你说是这么回事。看来今晚的收获不小啊,本想挑起她的话题,没想到她自己就漏出来了,让我也省了一通说词了。”
“你是不是还想着他。”
“没有。”
“还说没有!你看你都翘成什么样了,还当面撒谎,真是气死我了!”
“别,别,别,我求你,别这样了。”他赶紧手脚并用的死死挡住,又趁机将她的手脚给固定住。
“哼”,她轻声的哼了一下,虽然被禁锢住,却没生气,“既然不是想她,那你那儿怎么还这样,听到我说她,还在那儿一动一动的,真恶心!”
“别呀,还不是因为你,如果不是你一拱一拱的,我怎么可能是这样。好了,别闹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那你说你打算怎么办,还是想继续观察观察?”
“恐怕不行了,如果她的背后是特高课,或者是梅机关,这事就复杂了。哎呀——”
“又怎么了?”
“怪不得啊,怪不得。”
“你倒是说呀,别一惊一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