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帮忙宣传一下,点个收藏,老三拜谢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惊险一刻
沿着北四川路,车在来往人流中不快不慢的一路向北行驶着。这里曾经遭受过日军炮火的轰炸,普通的居民住宅早就化为灰烬,现在的都是在两年间重新修建的。
陈伯康很担心这批隐藏的枪械是否存在,会不会在轰炸中已被炸毁了,眼角的余光不时地瞄着安红霞,希望能听到她发出欣喜的话音。安红霞的脸上没有变化,依旧是沉着冷静,仿佛外面的一切没有任何能让其动心的。
车逐渐驶向虹口租界的界外,周围的建筑和人逐渐少了。陈伯康开始焦急起来,“我说你到底能不能确定,再走就要出虹口了,那边的检查跟这不一样,太危险了。”
“倒回去,走西边,中山路。”
简洁,干净,没有多余的话,让陈伯康觉得此行还是有找到的可能。当即调转车头,朝中山路驶去。
中山路比起北四川路就偏僻了许多,建筑少,人也少,树木丛生,幽暗,从隐蔽的角度看,在此地掩埋倒是很安全,只是要回忆起来具体的地点,还得下番功夫仔细查找。
“你对这边熟悉吗,这附近有个尼姑庵吗?”
陈伯康想了想,来上海后从来没到过这里,对这里的情况是一点也不清楚,更不要说尼姑庵了。
“应该是这一带!先找找看,看看附近有没有尼姑庵。”
陈伯康猛踩油门,加速的往前行驶。想找人问问,又怕太显眼,为了安全,只好行驶到偏僻的地方。很快在一个远离人员聚集的地方,下车敲门询问。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里的人是最近才搬来的,对此地的情况也不了解。这个结果让陈伯康大感失望,由此也可以推测,自‘817’大战之后,本地的人不是逃难了,就是已经死了,要想找到这个尼姑庵还真不是个轻松的事。
“到前面再去问问吧。”安洪霞的声音还是非常的清冷,让陈伯康觉得是不是只有在做事的时候,她才一直是这样的。
汽车继续行驶在中山路的道路上,接连询问了两户人家,得到的结果如陈伯康自己所猜测的一样,没有人知道。时间过得很快,渐渐地陈伯康有些焦急起来,如果拖得太久,回去的路上虽然不害怕,但被驻守卡口的日军盘查还是很麻烦的,特别是如果没有找到这批枪械,下次还要再来,次数多了肯定会被怀疑的。
左转,右转,前后都转了三圈了。陈伯康忍不住劝说道:“是不是先回去,明天再来?”
“再转一下。”
陈伯康只好继续按照她说的话,内心里还是希望她能够找到,而不用再次来这个地方犯险。
“等一下!”
听到这一声叫喊,陈伯康条件反射的踩住了刹车,猛地停车让两人都差点撞上挡风玻璃。安洪霞没等车停稳了,马上就打开门跳了出去,跑到左边看看,又到右边望望。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陈伯康走到她身边警惕的问道。
“你看看这两边,有什么不一样的?”
陈伯康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恍然大悟的说:“原来如此!你不说,我还真么看出来!”
原来,淞沪大战之后,日本人为了便于管理,对周边的建筑进行了统一规划,要求凡是新修建的房屋都必须有明确的标注,跟战前的随意搭建完全不同,以前原有的被摧毁的建筑在也看不到一点痕迹,这也是安洪霞一直找不到的原因。
“既然知道了原因就好办了,只是时间还来得及吗?”陈伯康担心地问道。
“你决定吧,不过,我想时间应该不会太长。”
“那好!”陈伯康想了想,肯定的说,“我们继续,还有多远?”
“往南,大概第三个口子,右转,一直走,有十几户人居住的地方,能看到远处有个小山包,山下有间棺材铺,山上就是尼姑庵,东西就在尼姑庵里。”陈伯康二话不说,拉着她就上了车,向她说的地方驶去、
路上,两人都没说话,都有些紧张。陈伯康对她当初这样的决定很佩服,尼姑庵,棺材铺,真是绝妙!日本人是一定想不到的,也根本不会去想的。
到了第三个口右转,前行了大概几公里,到了她所说的地方,确实有十几户人家,远处果然隐约能看到一个像庙宇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