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休息,我先去忙了,有事按床头的呼叫器。”
“好,谢谢护士姐姐。”
咚~
随着大门关上,病房内再次陷入沉静。
你要问他现在是什么感受?
黎宁德的回答是:复杂,忧虑。
他完全没有成为英雄的欣喜,相反,更多的是担忧,担忧手臂不能恢复,担忧以后要如何生活?
“算了,想太多也没用,走一步算一步吧。”
双手都打着石膏,没法动,玩不了手机,没办法,只能睡觉。
就这样过了一天。
外界对于黎宁德的英雄事迹成为最大的流量。
可以说,人在病房,但江湖上都流传着哥的名字:英雄,黎宁德。
临近正午。
病房响起敲门声。
“请进。”
门口打开的一瞬间,出乎黎宁德的意外,居然不是医生,而是一大群人。
准确的说是那个孩子和他的家长们。
“小黎,你休息得怎样?没打扰你吧?”
“没事的阿姨,我现在都快无聊死了。”
黎宁德瞥了一眼悬挂的电视,电视里播放的是新闻频道。
他一个大学生,居然会沦落到看新闻打发时间,确实无聊透顶。
要知道,大学生从不看新闻。
“其实我们昨天就想来看望你,但想着让你刚做完手术,休息重要。”
“谢谢阿姨。”黎宁德挺感谢他们能来看望自己,毕竟他身处京都,算是孤身一人。
“不,应该是我们谢谢你,谢谢你救了孩子。”
黎宁德的行为往小了说是救了一条人命,但更深的意义上,他救了一个家庭。
“谢谢大哥哥~我以后再也不会做危险的事情了。”
被救下的小孩子十分恭敬的弯腰鞠躬,他也受了点伤,但伤势不严重,很快就出院了。
“其实,我们也有责任,当时在家光顾着玩手机刷视频,刷着刷着就忘了看孩子……”
每每说起这个,孩子的母亲总会自责不已。
随后,孩子一家与黎宁德聊了一会儿,最后说道:“小黎,这是三万块,你先拿着。”
只见孩子的母亲抵过一张银行卡。
“阿姨,这……”黎宁德想阻拦,但他没手啊,打着石膏,绑着吊带呢。
“拿着吧,这笔钱远远不能表达我们对你的感谢。当然,后续的治疗费我们也会全部负责,你先把伤势养好。”
比起失去孩子的痛苦,这区区的费用显得微不足道,孩子的家人都是如此认为。
“额……那好吧。”黎宁德也没再推辞,毕竟他挺需要这笔钱。
“好啦,阿姨就不再打扰你休息了。”
“哥哥再见!明天我再来看你!”
黎宁德笑了笑。
转眼,又过了几天。
几乎每一天,孩子的家里都会有人来,有时候是父亲,有时候是母亲,这让孤独躺在病床上的黎宁德感受到温热的暖流。
于是他愈发坚信,自己没救错人。
期间,小区的物业代表也前来慰问。
随着黎宁德的持续爆火,也有众多记者申请采访。
令黎宁德没想到的是,央视的记者居然也来了。
而且这并非普通的记者,而是【年度十大感动人物】的专项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