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价值4000万的招商局(2 / 2)

两人随后便离开。

实际上,夏高翔和叶熙明作为陈光良的银行左右手,他们也知道自家老板的分析——如今美国频频提高银价,一旦美国向全球收购白银,那沪市可就是白银外流,然后就是缺钱慌,最后就是商业破败。

而陈光良确实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孙春生真的破产,那么平安银行顺势将这五十幢楼收下,购入的成本不到200万大洋。

假设从1935年开始收租,可以收到1941年底。更何况,日本人就算占领沪市,但也不可能将全部地产充公,说不定也能避免。

至于平安银行何时出售这些物业,怎么也得19461947年,完全来得及。

元旦过后不久,上海金业交易所异常的活跃,使得上海黄金交易风云变色。接连好几天,上海黄金交易所人潮汹涌,交易热火朝天,人人都想趁机大赚一把。

显然,这是七星公司在做局,他们先故意大量的买卖交易,给人一种黄金期货是赚钱好地方,吸引大量的投机者加入。

到了1月中旬时,七星公司见时机成熟,就立即在交易所连续抛空。沪市黄金价格一跌再跌,其跌幅之巨,为历年所罕有,其影响范围之广,甚至牵动了金融市场。

胡金顺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回报了一番,并询问道:“老板,现在沪市的大户还在观望中,倒是一些散户吓破了胆,跟随七星公司一起抛出黄金。有人拖我给您带个话,询问一下你的意思,说七星公司毕竟是官商,此次打压黄金不利于市场!”

陈光良笑道:“大家不是已经有了主意么,我们既然已经退出标金交易,就跟着掺和了。何况,黄金怎么可能真正的贬值,在这样的时局中。”

胡金顺大喜,老板这话已经不言而喻,马上说道:“老板,那我们何不如趁机吸纳七星公司抛出的黄金,相信其他人也会这样想,到时候就有利可图。”

陈光良问道:“你们都知道人家是官商,那不知道官商都喜欢耍流氓么,人家想得到的,未必是在商场上拿!”

胡金顺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再劝。

他的新工作已经有了去向,那就是加入平安证券,担任经纪工作。

眼见胡金顺的表情,陈光良又补充了一句:“做人别贪婪,你手上那点资金,让家人过上好生活绰绰有余,但想投机发财,我劝你慎重。”

胡金顺马上诚恳的说道:“多谢老板指点”

跟老板那么久,老板的神乎其技,他自然相信;所以,他原本打算自己投资一些的想法,马上烟消云散。

陈光良点点头,胡金顺跟了他好几年,忠心耿耿,他也不忍其陷入漩涡。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七星公司可能会出师不利,毕竟他们的手段并不高明。仅凭你一个官商就在市场大肆抛空黄金,不可能让沪市的商人认同——黄金会下跌到不值钱。

当年陈光良也操控过,但他却是采取的是报纸舆论,用分析和理由来推演后面的行情,故沪市的商人认同者较多。

在1月中旬的时候,美国的总统罗斯福宣布发行30亿美金的纸币,同时让美元贬值40.9%,即原本1盎司黄金价值20美元,如今1盎司黄金的价值则是35美元。

而发行30亿美金的纸币,则是以‘有价证券’作为担保。

消息传出,全球震动。

当然在事实上,美元早已经贬值,去年10月份在外汇市场就已经贬值30%;如今不过是,正式宣布美元贬值而已。

陈光良在招商局召开理事大会,交通总长朱家骅、杜月笙、史量才、刘鸿生等人也悉数到场。

随后,招商局的副总经理先做了工作汇报:

“去年,我们取消‘买办制’一项,取得决定性的成功,全年节约成本105万大洋.‘船长制’和‘业务科’的双料管理,让招商局的业绩大增;特别是业务科采取‘激励奖惩制’,让我们的业务较1932年增加了30%,创下惊人的业绩招商局去年(1933)的盈利达到338万大洋,较1932年翻了一番。”

话音刚落,所有人纷纷鼓掌起来,眼神更是有些不可思议。

招商局总资产也就3500万大洋左右,相当于盈利10%,但这可是航运、码头之类的产业,而且只是国内的产业,有这个盈利太难得了。

朱家骅笑着说道:“好招商局的变化,我是看在眼里的,不管是内河运输,还是沿海运输,都是蒸蒸日上;内河运输的11路联运,也在去年进一步夯实,全国交通效率整体提高一截。”

11路联运(船、卡车)关系着全国重要城市的交通网络,陈光良一上任就拨出25万美金支持,购入一些卡车。

朱家骅虽然没有提及是陈光良的功劳,但言语自然就是表达的。

接着。

财务科也汇报了工作:

“目前,招商局手中拥有400万两白银,以及350万两大洋的现金流(1大洋等于0.7两白银),且旗下业务蒸蒸日上。所以,如果我们向旗银行申请,提前偿还债务,可节约一笔利息开支。”

提前还债,自然后面就没有利息,他们的借款方式也是采取的是‘本息’同时偿还。

朱家骅点点头,说道:“说说具体的方案”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陈光良在运筹帷幄,但今天陈光良不做工作汇报,怕是已经心生退意。

财务科科长继续汇报道:“我们准备拿出折合600万两白银的现金出来,偿还总价值300万美金出头的本金和利息。而剩下的债务和利息,大约还需要300万两白银,我们则通过向三家银行——通商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重新贷款,将旗银行的8厘债务全部还清。”

这三家银行中,两家是官商银行,一家是民企银行,但和政府都比较关系紧密;他们的贷款,招商局只需六厘。

这也是当初招商局借了8厘的美元贷款,很多人觉得陈光良是不是得到了好处的原因。

当然,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醒悟过来,陈光良完全是在赌美元贬值。

朱家骅再次带头鼓掌起来,随后大家纷纷鼓掌。

他随后激动的说道:“没想到没想到,招商局在陈先生的一年半管理下,居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南鲸政府就用了约一千万两大洋,就将价值三千多万两大洋拿下,捡了一个巨大的便宜。

招商局剩下300万两白银的债务(400多万大洋),实际上已经不需要两年,就可以还清了,当然也没有必要急着还钱。

陈光良马上说道:“这是全体招商局职员的功劳,我不过是个参谋性质。”

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他除了去沪市及周边的城市,考察过招商局业务,连武汉都没有去过。一切的政令,都是通过招商局9号下达的,当然也少不了让全国招商局的重要职员来沪轮流培训。

杜月笙这时候说道:“一个诸葛亮,就已经可以帮助刘备立国,陈先生对招商局的作用,便是如此。我刚才也算了一下,仅借美元一项,招商局好像就省下五百万两白银。”

一开始,1大洋可以兑0.75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招商局是借了2000万大洋,即1500万两白银;如今偿还900多万两白银,便能了清债务和利息,这可不是省下500多万两白银么。

再加上招商局的业务蒸蒸日上,才有了如今的招商局。

“不敢当,当时借款是tv和总长的支持,不然旗银行也不会信任我的。”

朱家骅一听,顿时很满意,毕竟他也要争这一份功劳。

甚至,这也是他的政治资本,毕竟他才是交通总长兼招商局理事长。

最后。

陈光良做了自己的工作汇报:“今年,招商局除了扩大沿海航线外,最重要的是开辟远洋航线,是我们华夏航运踏入大海的真正第一步。开辟星岛、马尼拉的固定航线,我们才能逐步打入大海航运之中。下半年,两艘新船便会从英国造船厂开出。”

很显然,招商局要拿出‘一国航运’的架势,和列强的船队开始在远洋竞争。

众人再次鼓掌。

今天,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价值4000万大洋的招商局,已经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