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春天的气息(修)(2 / 2)

“老院长,积福。”

苗小花有些小迷信,王老实也有些小迷信,他们以为自家这一关还能闯过去,不仅是儿子“运气好”,主要还是自家平时做了一些好事,正好隆冬来了,花一点钱,应当比拜佛烧香可能还会“管用”。正好前些天,下了一场大雪,福利院屋顶有几块地方,瓦片被雪压坏了,雪水浸到屋子里。

让王老实做护工的活,他真心地做不来。

但让这些护工做这些粗活,同样做不来。

李院长打电话请求王老实帮心,王老实过来了,顺便去批发市场买了这些东西。司机也是批发市场的,看到这对穿着普通的父子买了这些东西。若是家庭情况好也罢了,看穿着,家庭情况比较普通,这就不容易了,这才不收车费。

王老实说完,他搬来长梯子,爬到屋顶上修屋顶。

王二叫道:“爸,小心一点。”

“上个屋顶,要小心啥?”

“莞儿,你过来。”莞儿也挑好了,王二冲她招了招手。

“小二哥哥。”

“这是我在路上替你买的零食。”

李莞儿看着一大袋子零食问:“小二哥哥,我能不能分给豆芽她们啊?”

豆芽与小美一般大,比李莞儿小一岁,因为患了小儿麻痹症,又未得到及时治疗,现在已经影响到行动了,只好放在福利院里读书。其实还是钱闹的,若是钱足球多,现在替豆芽看,还能来得及。

这也是一个很乖的女孩子,平时与莞儿关系比较好,算是莞儿在福利院里玩得来的几个好朋友之一。

“去吧。”

莞儿高兴地拎着袋子,与她几个小伙伴分享零食了。

老院长走了过来,问:“小二,你写的童话得了不少稿费?”

前几天苗小花送来衣服,小朋友很开心,但李院长却有些担心。

福利院,特别是像他这个收养孤儿数量超过规额的福利院,仅靠上面的拨款是不行的,需要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帮助。但不能为了帮助福利院,不顾自家人的生活,那样,等于是从一个极端限入另一个极端。

苗小花说,老院长,你说错了,这回不是我们两口子帮助你们,是我儿子帮助你们。前段时间他又得了五万块钱稿费,买衣服的钱是从他稿费里拿出来的,老院长,你不用担心,我们是有能力就多帮一点,没能力就少帮一点,不会超过我们能力范围。

老院长不傻。

王老实夫妇帮助福利院有三个半原因,一是夫妻两人确实不错,二是感谢上次自己替他们儿子转了户口,三是迷信心理。迷信的无所谓,且不看,一些官员还烧香拜佛呢。

另个半个原因是私心,但是看着李莞儿开心的样子,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快乐得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

物质不大好说,至少精神上,会让李莞儿很满足。

“是啊。”

“五万块?”

“五万多点。”

“那岂不是快十万了。”

“不足十万,但后面还有。院长爷爷,前段时间我家遇到了冬天,”王二抓起一把雪:“有的人在冬天就冻死了,没有冻死也不要高兴,因为有的人冬天会很漫长,但我家不同,能闻到春天的气息了。”

“小二,果然能写故事了,连说话也不一样了。”李院长开玩笑地说,但他看着这些孩子,忽然沉默起来,可能李家已经能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但院里这些孩子呢。

有的孩子大约能看到春天吧,但大多数孩子的春天在哪里?关键自己越来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