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和魏仁浦提到要看三本书,其实也就是兼容三家之长,道家的智慧,兵家的战力,那儒家能提供什么?
首先,作为一门绵延不衰的学问,儒家当然有可取之处。
比如家庭观念,比如道德约束,比如重视教育,比如重视整体,目光长远,强调要立德立功立言,积极入世……
这些观点不光能用来修身,也能用来管理一些问题,尤其是底层的矛盾。
众所周知,农业社会的积累很少,历朝历代都强调轻徭薄赋,减轻一不二,尊奉孔子,拜在孔子脚下,就等于向文臣低头了。以后那些读书人就会拿着孔夫子的话,来教训皇帝,指手画脚,所谓蹬鼻子上脸,就是说他们!
郭威对于祭孔的兴趣全然没有了,他就想返回开封,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呢!
就在郭威准备离开的前夜,突然接到了一份札子,是登州知府送来的,内容也寻常,只是诉说登州治理水灾的情况,只是在最后一页,附了一张血书!
这个血书是一名小吏所写,在后面有几十个人的画押,全都是血色的。
他们弹劾曲阜主簿孔仁玉,说他抢占民田,豢养打手,杀了数十名百姓,还弄得曲阜上千人沦为流民,罪孽深重,天地不容,恳请圣人体恤曲阜的百姓,还给大家一个公道。
曲阜的小吏,借助登州知府的札子给皇帝送血书,状告孔圣人的后代,这个案子貌似不小啊?
郭威立刻召集几个人过来。
让大家都看完之后,询问意见。
叶华几乎没有犹豫,孔家后人什么德行他最清楚,这只能算是小儿科。只是王溥断然道:“陛下,孔仁玉年幼蒙难,人品敦厚,为官清廉,地方多有赞誉,说他罪行累累,老臣以为恐怕是……有人诬陷!”
王溥不信圣人后裔能干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八成是有人不想让陛下去拜祭孔夫子,才弄出了这么一手,别让老夫查出来,只要查出来就没完!
叶华和王溥对上了,该听谁的?
郭威想了想,干脆让他们两个当钦差,去曲阜查案子,务必把真相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