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1(2 / 2)

看着他的背影,韦毓叹了口气。杨总年轻气盛,又太过于傲气,终是缺了一份沉稳和气度。也不知道翟总把公司交到他手上是对是错。

第二天,景诗继续陪着马大师去参加民间鉴宝海选活动。在主办方的提醒下,今天专家们的效率都提高了很多,收获也比前一天大。就是天气有些太冷,把几位专家给冻感冒了。

景诗庆幸自己出门前不仅给自己外套里侧贴满了暖宝宝,还把半强迫地把马大师的外套里也贴满了。

嗯哼,老师出门的时候还一脸不乐意,现在竟然在和肖大师吹自己身体好不怕冷!作为徒弟能怎么办呢?当然是不戳穿他了!

经过三天的海选,总算是淘出了几十件还不错的藏品。与这些藏品的主人签署了协议后,交由博物馆暂时保管。

又过了不到一个星期,袁程打电话通知,说菲林斯特博物馆的人今天到达中国。他们的藏品在经过海关检查后,也会运往博物馆。他问马大师和景诗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去见见对方的负责人。

马大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见,景诗自然也就跟着去了。

在博物馆的接待室,有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各大博物馆的负责人等等。

而让景诗讨厌的贺越正站在张馆长的身边,显然是很受张馆长的看重。见他在张馆长的介绍下和领导们交谈,景诗撇了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道貌岸然。

说是菲林斯特博物馆的负责人是早上九点半左右到,然而等到十点半人还没来。张馆长给负责接待的人打电话,问那边有没有接到人。那边回答,人是接到了,但是有了点麻烦。

接个人能有什么麻烦?

“下飞机后,行李被海关查出了问题,说是赫尔曼先生带了一件文物。但是赫尔曼先生说,不是文物,所以就争执了起来。”那边负责接人的说道。

“那到底是什么文物?”张馆长问。

“好像是个小镜子。”

“海关有说什么?”

“他们说要等专家来鉴定……”

这事说起来也搞笑了,文物管理委员会从国外邀请来的人,被海关以携带文物进关的名义扣下。他们说要等专家鉴定,然而还有比文物管理委员会更专业的人了吗?

“不是说要等专家鉴定吗?那就赶紧派专家去看看,赫尔曼先生到底带了什么小镜子。”得知事情的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会长陈昌杰道。

于是几个专家便赶往了Y省的机场。景诗有些好奇也想跟着去看看,但可惜轮不到她。

又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终于把人接回来了。

景诗站在人群后面,远远地看着,来了大概四五个外公人。其中那个领头的外国人长得挺高,有一双深蓝色的双眸,而且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只是景诗总觉得赫尔曼的脸看上去有些眼熟。

最让大家意外的是,赫尔曼能听懂中国话,根本不需要翻译。

“赫尔曼先生的中文讲的真好!”副会长陈昌杰对赫尔曼竖起了大拇指。

“是因为我弟弟很喜欢中国,所以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本身就是一个从事文物工作的人,而中国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很喜欢中国文物。”赫尔曼回道。

虽说对方的语气充满了赞美,但结合到被对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景诗心里怎么想怎么别扭。可以说,被美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都是在战争年代被掠夺走的。

“赫尔曼先生,这回贵博物馆带到中国参展的文物名单,可否交由我们看看?”副会长陈昌杰说道。

“当然,”赫尔曼示意身边的下属拿出一个档案夹,“全都在这里。”

陈昌杰大致翻看了一遍,在看到“战国青铜鼎”时,露出一个满意笑容,接着把名单交给张馆长,吩咐道:“拿过去对一下。”

至于对的什么,大家都心照不宣。

张馆长立刻应下,带着贺越走了出去。

景诗越看赫尔曼越觉得熟悉,可她也没有什么外国朋友,怎么会有这种错觉?她甩了甩头,心道:可能是和哪个美剧的演员长得像吧!